可绿文学

可绿文学>山河砚影录 > 第一章(第3页)

第一章(第3页)

继续深入,他们来到一座巨大的洞窟。洞顶垂下钟乳石,在火把照耀下宛如倒悬的利剑。中央石台上,整齐摆放着数百方紫琅玕砚,砚池中干涸的血迹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更令人心惊的是,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名——都是失踪的砚工。

原来他们一直在暗中制砚。裴砚舟握紧剑柄,这些砚台,恐怕是要送往。。。话未说完,洞外传来脚步声。林砚秋迅速吹灭火把,两人躲进佛像背后。只见数十名黑衣人押着一队中原百姓走进来,百姓们手上都戴着镣铐,脖颈处贴着符纸。

这批人血质纯正,正适合祭砚。为首的黑衣人声音沙哑,等月圆之夜,用他们的血唤醒砚灵,王爷的大业指日可待。林砚秋浑身发冷,原来紫琅玕的邪术并未根除!她正要冲出去,裴砚舟却按住她的肩膀,指了指角落的暗道。

两人悄悄绕到暗道,发现里面堆满了西域进贡的文书。林砚秋翻开其中一卷,瞳孔骤缩:裴大哥,你看!这些贡品清单里,竟夹杂着紫琅玕砚的记录,而且。。。她的手指微微发抖,落款人是。。。户部侍郎周明远!

就在这时,洞外突然传来喊杀声。林砚秋和裴砚舟冲出去,只见一队唐军正在与黑衣人激战。领军的将领竟是靖远军副将李长风!裴将军!林姑娘!李长风边战边喊,陛下早已察觉周明远有异,派我等暗中追查!

混乱中,黑衣人首领趁机点燃洞窟内的火油。火势瞬间蔓延,钟乳石开始坠落。林砚秋看见被囚禁的百姓还在石台上,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裴砚舟紧随其后,挥剑斩断镣铐。当他们带着百姓逃出洞窟时,千佛洞在烈焰中轰然倒塌,紫琅玕砚的秘密,似乎也随之埋葬。

第七章:朝堂惊澜

乾元八年春,临安城。林砚秋和裴砚舟带着证据,连夜进宫面圣。御书房内,皇帝看着紫琅玕砚与贪污文书,龙颜大怒:周明远竟敢私通西域,重启血砚邪术!来人,即刻缉拿归案!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平息。三日后,周明远在狱中畏罪自杀,死状蹊跷。更诡异的是,参与此案的官员陆续暴毙,死时手中皆握着半块紫琅玕砚。林砚秋察觉到,真正的幕后黑手仍在暗处操控一切。

这些砚台有问题。林砚秋仔细检查死者手中的残砚,砚石里渗入了蛊毒,遇热则发。她突然想起千佛洞的大火——难道是有人故意纵火,毁掉证据的同时,也用毒砚杀人灭口

裴砚舟面色凝重:现在朝中人心惶惶,陛下命我暂掌禁军。但我们必须尽快找出幕后主使,否则。。。他的话被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一名宫女慌慌张张跑来:林姑娘!淑妃娘娘请您即刻前往椒房殿,说。。。说她的砚台出了怪事。

椒房殿内,淑妃面色惨白,指着案上的砚台:自从得了这方紫琅玕砚,本宫夜夜噩梦,总梦见有人索命!林砚秋凑近砚台,发现砚池底部刻着细小的符咒。她取出银针一试,针尖瞬间变黑:娘娘,这砚台被下了巫蛊之术。

正说着,殿外突然传来喧哗。一群太监抬着口黑棺闯入,为首的竟是大太监曹公公:淑妃娘娘魇镇圣上,证据确凿,奉旨赐死!林砚秋拦住去路:曹公公,此事蹊跷,还请容我们彻查!

曹公公冷笑:林姑娘,莫要自误。这砚台可是你亲手查验的。他一挥手,黑棺打开,里面躺着昏迷的皇帝,胸口贴着符纸,与千佛洞百姓脖颈处的一模一样。殿内众人哗然,淑妃瘫倒在地,泣不成声。

裴砚舟迅速控制局面,将曹公公等人扣押。林砚秋则仔细检查皇帝身上的符纸,发现背面写着西域文字。她突然想起在龟兹千佛洞石壁上看到的经文,心中一惊:裴大哥,这符咒的写法,与血砚邪术同源!有人想借巫蛊之乱,谋朝篡位!

此时,宫外传来阵阵喊杀声。裴砚舟握紧长剑:我去护驾,你留在此处,务必解开符咒!林砚秋点头,取出父亲留下的砚刀,在烛光下仔细研究符文中的破绽。她知道,这不仅是救皇帝的关键,更是揭开最终阴谋的钥匙。

第八章:砚道对决

临安城陷入混乱,叛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逼近皇宫。裴砚舟率领禁军死守宫门,剑光映照着漫天烽火。而林砚秋在椒房殿内,正与时间赛跑。她将紫琅玕残砚磨成粉末,混入朱砂,依照破解邪术的古法绘制新符咒。

林姑娘!叛军突破玄武门了!侍卫的呼喊声传来。林砚秋额头布满冷汗,手中的毛笔微微颤抖。突然,她想起父亲常说的话:砚者,端方正直,可镇邪祟。心一横,她咬破指尖,用血在皇帝胸口写下砚道口诀。

与此同时,叛军首领闯入椒房殿。林砚秋抬头,瞳孔骤缩——来人竟是消失已久的幽冥教教主!他摘下人皮面具,露出狰狞面容:林砚秋,没想到吧当年临安王死后,我便蛰伏在曹公公身边。只要杀了皇帝,再用紫琅玕血砚登基,这天下。。。

话音未落,林砚秋举起父亲留下的砚刀:你错了!紫琅玕的邪术永远敌不过人心的正道!她将新制的符咒贴在幽冥教教主身上,符咒瞬间发出金光。教主惨叫着后退,手中的紫琅玕砚台寸寸碎裂。

殿外,裴砚舟终于杀退叛军,冲进殿内。幽冥教教主见势不妙,掏出毒烟弹。烟雾散尽时,人已消失不见。林砚秋疲惫地瘫坐在地,看着逐渐转醒的皇帝,松了口气:陛下无恙就好。

叛乱平息后,皇帝下旨彻查余党,曹公公等人被绳之以法。林砚秋因救驾有功,被封为砚国夫人,赐金册玉印。然而,她却婉拒了宫中的荣华:陛下,民女只想继续钻研砚道,让天下砚工不再受邪术之害。

裴砚舟也辞去军职,随林砚秋回到歙州。他们在龙尾山脚下建起砚学院,不仅传授制砚技艺,更开设砚道课程,教导学子砚品即人品的道理。每年春末,学院都会举办山河砚会,天下砚工齐聚,展示匠心之作。

十年后的一个清晨,林砚秋站在砚学院的观景台上,望着漫山遍野的砚石矿坑。如今的矿洞已被改造成园林,亭台楼阁间,处处可见学子们制砚的身影。裴砚舟端着新煮的茶走来,笑道:今年的砚会,西域诸国都派人来了。

林砚秋接过茶杯,目光温柔:父亲若知道,砚道如今这般兴盛,定会很高兴。远处,传来学子们的诵读声:砚之道,在于正,在于心,在于传承。。。山风拂过,带来阵阵墨香,与山间的茶香、花香交织在一起,飘散在歙州的蓝天白云间。

而关于紫琅玕的传说,也渐渐成为历史。人们只记得,有位林夫人,用一方砚台,书写出了比任何奇珍异宝都珍贵的——人间正道。

第九章:异砚现踪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