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异砚现踪
光阴流转至乾元十八年,歙州砚学院已成为天下砚道圣地。春日的砚学院内,桃李芬芳,百余名学子或俯身雕琢砚坯,或围坐讨论砚理。林砚秋身着素色长衫,手持竹杖漫步其中,鬓角虽已染上霜色,目光却依旧清亮如昔。
这日,一位西域商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学院,手中捧着一只檀木匣:林夫人,我在龟兹故地的古寺废墟中,寻得一方奇异砚台,特来请您掌眼。林砚秋打开木匣,只见一方巴掌大的砚台静静卧于锦缎之上,砚身通体呈墨玉色,表面却隐隐浮现出流动的金纹,宛如星河倾泻。
此砚材质非石非玉,触感温润如肌肤。商人说道,更奇的是,每逢月圆之夜,砚中便会渗出金色液体,书写时字迹竟能在暗处发光。林砚秋轻抚砚台,指尖触及一处凸起的纹路,心中猛地一震——那纹路竟与当年幽冥教教主所持的紫琅玕砚上的符咒如出一辙!
消息很快传遍砚学院。裴砚舟闻讯赶来,神色凝重:龟兹古寺。。。那里曾是血砚邪术的重要据点。这方砚台突然现世,恐怕不是巧合。当晚,林砚秋将砚台置于书房案上,静待月升。子时三刻,月光透过窗棂洒落,砚中果然缓缓渗出金色液体,在砚池中汇聚成神秘的图腾。
林砚秋取出狼毫蘸墨,在宣纸上写下砚道二字。字迹甫一落成,竟化作流光直冲屋顶,在月光下勾勒出一幅西域地图。地图上,一座被黄沙掩埋的古城赫然标注着月曜城三字。
这砚台在指引我们。裴砚舟凝视着空中的光影,月曜城。。。据古籍记载,那是千年前西域最神秘的城邦,擅长炼制奇物,却在一夜之间消失无踪。两人对视一眼,心中已有决断——无论前方有何凶险,都要前往月曜城,揭开这方异砚的秘密。
三日后,林砚秋与裴砚舟带着几名得力弟子踏上西行之路。他们沿着古丝绸之路前行,途经敦煌时,在莫高窟的壁画中发现了线索。一幅描绘西域城邦的壁画上,月曜城的城徽与异砚上的金纹完全一致,壁画旁的梵文题记写着:月曜之秘,藏于砚心;得砚者,得掌控昼夜之力。
第十章:月曜迷城
沙漠深处,热浪滚滚。林砚秋等人在向导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被黄沙掩埋的月曜城遗址。残垣断壁间,依稀可见昔日的繁华。城中建筑皆以黑色巨石砌成,表面雕刻着复杂的星象图,在烈日下泛着诡异的幽光。
小心!裴砚舟突然拉过林砚秋。一道流沙陷阱在他们方才站立的地方轰然塌陷。众人谨慎前行,在城主府遗址中发现了一座密室。密室石门紧闭,门上刻着十二时辰图腾,唯有子时图腾处留有凹槽,恰好能放入那方异砚。
林砚秋将砚台嵌入凹槽,石门缓缓开启。一股阴冷的气息扑面而来,密室中央,一具身着华服的干尸端坐在石椅上,手中握着一卷羊皮纸。干尸周身环绕着十二方砚台,每方砚台对应一个时辰,表面刻着不同的天象。
这些砚台。。。林砚秋仔细查看,似乎能操控时间。她拿起子时砚,砚中突然浮现出众人进入月曜城的画面,画面中的时间竟在倒流!裴砚舟脸色大变:若有人用此邪术,后果不堪设想!当年幽冥教恐怕就是想。。。
话音未落,密室顶部传来轰然巨响。数十名蒙面人破顶而入,为首的竟是幽冥教教主!他脸上的伤疤愈发狰狞,眼中闪烁着疯狂的光芒:林砚秋,果然把你引来了!当年让你坏了好事,今日我定要集齐十二时辰砚,掌控天下!
激烈的战斗在密室中展开。林砚秋手持砚刀,与幽冥教教徒周旋,同时指挥弟子保护十二时辰砚。裴砚舟则直取教主,长剑与教主的弯刀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混乱中,一名弟子不慎打翻丑时砚,密室中的时间顿时变得紊乱——众人忽而年轻,忽而苍老,伤口愈合又裂开。
林砚秋急中生智,取出怀中的异砚,高声喊道:以砚心镇邪!她将异砚置于密室中央,金纹大放光芒,与十二时辰砚产生共鸣。幽冥教教主发出凄厉的惨叫,他的身影在金光中渐渐透明。最终,随着一声巨响,十二时辰砚全部碎裂,化作漫天星屑消散。
尘埃落定后,林砚秋捡起地上的羊皮纸。上面记载着月曜城覆灭的真相:千年前,城主妄图用十二时辰砚掌控时间,却引发时空紊乱,整个城邦被吞噬。而那方异砚,正是为了封印这股邪恶力量而制。
原来如此。林砚秋将羊皮纸递给裴砚舟,砚道的力量,从来不是为了操控,而是为了守护。两人走出月曜城时,天边正泛起鱼肚白。朝阳的光芒洒在沙漠上,为这场惊心动魄的冒险画上了句点。
第十一章:砚心永传
回到歙州后,林砚秋将十二时辰砚的故事编入砚学院教材,告诫学子:砚者,当怀敬畏之心。纵有通天技艺,亦不可妄图逆天改命。那方异砚则被供奉在学院的砚道阁中,成为警示后人的圣物。
乾元二十年,皇帝特旨举办万国砚会,邀请天下制砚名家齐聚临安。林砚秋与裴砚舟作为砚道泰斗,被奉为首席评委。各国进贡的砚台琳琅满目,有波斯的宝石砚、东瀛的漆器砚,但最受瞩目的,还是砚学院学子们呈上的作品。
一名寒门学子呈上一方山河砚,砚台以歙砚老坑石制成,砚池设计成江河湖海的形状,砚背雕刻着万里江山。此砚取‘砚纳山河,胸怀天下’之意。学子说道,林夫人教导我们,砚道不仅是技艺,更是心系苍生的情怀。
林砚秋抚摸着砚台,眼中泛起欣慰的泪光。她想起父亲含冤而死的那个雨夜,想起与裴砚舟历经的生死考验,想起在月曜城惊心动魄的战斗。这些年的风风雨雨,终于浇灌出了砚道传承的硕果。
万国砚会结束后,林砚秋与裴砚舟回到歙州。他们在砚学院后山开辟了一片砚林,每块砚石上都刻着历代砚工的名字。春日里,砚林百花盛开,学子们常在此处研习砚道,聆听林砚秋讲述那些尘封的故事。
一日黄昏,林砚秋与裴砚舟坐在砚林的石亭中,望着远处的龙尾山。山风拂过,带来阵阵墨香。这些年,你后悔过吗林砚秋轻声问道。裴砚舟笑着握住她的手:若不是因为砚道,又怎会遇见你这一路,我从未后悔。
夕阳西下,余晖为两人的身影镀上金边。林砚秋知道,属于他们的传奇终将成为历史,但砚道的精神,就像这永不熄灭的夕阳,会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在山河大地上,书写出永恒的华章。而那方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的异砚,也将永远诉说着一个真理:真正的力量,源于正直的匠心与守护苍生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