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胡说!林砚秋挣扎着喊道,紫琅玕根本不该用活人血祭!临安王大笑:不用血祭,砚台如何能吸收帝王之气等本王登基,定要用千名童男童女,制出天下第一砚!话音未落,地牢突然剧烈震动,喊杀声四起。
裴砚舟率领靖远军杀了进来,剑光如电。林砚秋趁乱捡起地上的砚台碎片,刺向临安王。混战中,地牢顶部轰然坍塌,一块巨石朝着临安王砸下。尘埃落定后,众人发现临安王被压在巨石下,手中还死死攥着半块紫琅玕砚。
第四章:砚道传承
紫琅玕案告破后,皇帝下旨彻查临安王府,牵扯出朝中数位大臣。林砚秋因揭发有功,被封为砚察使,专门负责监察各地砚石开采。裴砚舟则主动请缨,前往歙州整顿矿脉。
三年后,歙州龙尾山焕然一新。昔日的私采矿洞被改造成砚石博物馆,展示着各种名贵砚材。林砚秋站在新建的砚台上,望着山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如今的歙砚开采,已改为官府监督下的民采,再也没有血祭的惨剧。
data-fanqie-type=pay_tag>
在想什么裴砚舟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褪去战甲,换上一身月白长袍,腰间依旧挂着那枚砚形玉佩。林砚秋转身,将手中的砚坯递给他:这是用普通砚石制的,你看。。。砚坯上,流云纹栩栩如生,却不再需要任何祭品。
父亲说,你改良的制砚技法,已被写入《砚经》。裴砚舟眼中满是笑意,现在各地砚工都在传,有位林姑娘,用一双手,改写了千年砚道。林砚秋低头轻笑,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她知道,父亲若泉下有知,一定会为今日的砚道传承感到欣慰。
突然,山下传来喧闹声。林砚秋和裴砚舟望去,只见一队车马停在山脚下,为首的正是当今圣上。皇帝此次微服出巡,特意绕道歙州,只为见一见这位传奇的砚察使。
林姑娘,陛下有请。太监尖细的声音传来。林砚秋整了整衣襟,正要下山,裴砚舟却拉住她的手。他从怀中掏出一方精致的砚台,砚盖上刻着并蒂莲:这是我亲手制的,砚池里盛的。。。是新安江的水。
林砚秋脸颊微红,接过砚台。阳光下,砚石泛着温润的光泽,没有一丝血色,却比任何紫琅玕都要珍贵。她知道,这方砚台承载的,不仅是砚道的新生,更是她与裴砚舟之间,历经生死的情谊。
皇帝的宴席设在山顶的亭阁中。席间,林砚秋向众人展示了最新研制的清水砚——无需墨汁,只需滴入清水,便能书写出墨色字迹。砚道之本,在于匠心,而非邪术。林砚秋望着远处的青山,声音清亮,愿这山河砚影,永远映照人间正道。
夜色渐深,林砚秋与裴砚舟并肩站在砚台旁。山风拂过,带来阵阵墨香。远处,万家灯火闪烁,宛如天上繁星。林砚秋握紧裴砚舟的手,知道属于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在这砚香四溢的山河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第五章:暗流重涌
乾元七年,秋意渐浓。歙州的砚石工坊里,新一批学子正在林砚秋的指导下研习制砚技艺。工坊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靖远军士兵翻身下马,匆匆递上一封密函。林砚秋展开信纸,脸色瞬间凝重——信中提到,西北边境出现神秘砚石交易,所用砚材疑似紫琅玕残料。
裴将军已赶往边境探查,但情况诡谲,还请林姑娘速速前往。士兵话音未落,林砚秋已抓起斗篷,转身对身旁的大弟子说道:工坊事务暂由你主持,若有异常,立即飞鸽传书。
三日后,凉州城。林砚秋在裴砚舟安排的客栈中见到了风尘仆仆的他。数月未见,裴砚舟面容清瘦,铠甲上还沾着戈壁的沙尘:这批紫琅玕残料流入黑市,背后牵扯到西域商队与朝中势力。更蹊跷的是,交易暗号竟与当年临安王府如出一辙。
两人乔装打扮,混入凉州最大的黑市。昏暗的油灯下,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声中,林砚秋突然听到熟悉的字眼:流云纹砚,二十两黄金。她循声望去,只见角落里坐着个戴着斗笠的商人,案上摆着半块砚台——砚面裂痕处,隐约可见紫琅玕特有的暗紫色。
裴砚舟不动声色地靠近,将一锭银子拍在桌上:这砚台,我要了。商人抬头,露出布满刀疤的脸:客官识货,不过此砚有主了。话音未落,四周突然涌出十几个蒙面人,刀刃泛着幽蓝的光。林砚秋瞳孔骤缩——那是淬了毒的暗器!
混战中,林砚秋摸到腰间的砚刀。这把刀是父亲遗物改制而成,此刻在她手中化作寒光,削断敌人的绳索。裴砚舟则护在她身前,长剑舞出银芒,将毒镖纷纷击落。就在他们快要突围时,一声尖锐的哨响传来,蒙面人突然撤退,只留下满地狼藉。
追!裴砚舟刚要动身,林砚秋拉住他:等等!她蹲下身,在商人遗留的包裹里翻出半卷羊皮纸,上面画着西域龟兹国的地形图,标注着千窟秘藏四个朱砂大字。龟兹裴砚舟皱眉,那里离边境不远,且多废弃佛窟,的确适合藏匿。
两人决定连夜启程。一路上,他们发现多支商队朝着龟兹方向行进,车上盖着厚重的油布,隐约透出砚石特有的气息。行至孔雀河畔,林砚秋突然发现河面上漂浮着一具尸体——正是白天在黑市见到的商人,胸口插着刻有流云纹的短刀。
有人想灭口。裴砚舟检查尸体后说道,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有人想在龟兹重启紫琅玕交易。夜色渐深,远处传来狼嚎。林砚秋握紧父亲留下的砚刀,望着天边残月:不管是谁,这次我一定要彻底斩断这条罪恶的链子。
第六章:千窟迷踪
龟兹千佛洞,斑驳的壁画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林砚秋和裴砚舟循着羊皮纸上的标记,在第七个洞窟中发现了暗门。推开石门,一股潮湿的腐臭味扑面而来,甬道两侧的壁龛里,摆放着残缺的佛像,手中皆捧着紫琅玕砚台。
这些砚台。。。林砚秋凑近查看,发现每方砚台底部都刻着梵文,像是经文,但又不全。裴砚舟举起火把,照亮前方:小心,有机关。话音未落,地面突然翻转,两人惊险避开滚落的巨石。
继续深入,他们来到一座巨大的洞窟。洞顶垂下钟乳石,在火把照耀下宛如倒悬的利剑。中央石台上,整齐摆放着数百方紫琅玕砚,砚池中干涸的血迹呈现出诡异的暗红色。更令人心惊的是,石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人名——都是失踪的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