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绿文学

可绿文学>宋朝的脊梁 > 第五十五章 梁山泊里的大船(第4页)

第五十五章 梁山泊里的大船(第4页)

要知道,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当下,如此大量的精铁消耗,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就在众人陷入沉默,一筹莫展之际,暗处传来一阵清脆的算珠声。只见柳账房不紧不慢地掀开账簿,目光在纸页上快速扫过,片刻后说道:“上月榷场倒有批高丽铜镜说是要熔了铸佛,若换成青铜内模……”

在军器坊那幽深静谧的角落,弥漫着一股沉闷而紧张的气息。

王铁牛正愁眉苦脸地对着一尊青铜缸体发呆。

这缸体直径足有三尺,乍一看,宛如一个庞然大物矗立在那里,然而凑近细瞧,内壁却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砂眼,就好似被无数虫子蛀蚀过的枯木,千疮百孔,惨不忍睹。

陈太初走过来,看着缸体问道,”青铜也是这样么?”

”已经试了几炉了!“王铁柱闷声道。

陈太初看着王铁柱有些灰心,给他打气道”问题已经出来了,只有解决了他,好在我们有的是时间,有的是钱。“

说罢他看着王铁柱说道”前些天你也看到了,那个大船如果要人划动,需要的人力可是很大的,我们需要这个铁牛,这个家伙不知饥饿也不会累,正是大船的心脏。“

”青铜内模如果较厚的话,就会产生气孔从而导致不平整,不如将内模做薄一些,然后再用铁水浇铸壳体,这样一来,青铜用的薄了,气孔就会少,多试几次,总有合适的。“陈太初说到

王铁柱精神一振道”大人,那我就多试几次。“

经过几次失败后,对于前几次的问题,王铁柱一点一点解决已出现的问题。

待到将已知的问题都解决了,王铁柱让工匠们先用蜂蜡精心雕刻出与汽缸内壁完全贴合的内模形状,每一处细节都力求完美。

随后,他们用耐火材料细心地将蜡模层层包裹,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浇口。

待外层材料干燥定型后,将其放入火中烘烤,蜡模受热融化,从浇口流出,留下一个中空的模具。

紧接着,便是浇铸青铜液的关键时刻。

王铁牛亲自掌勺,在众人紧张的注视下,将青铜液缓缓倒入模具。

青铜液在模具内流动,发出

“滋滋”

的声响,仿佛也在为这次艰难的铸造而紧张。

当青铜内模冷却成型后,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敲开外层的耐火材料。

陈太初和王铁牛等人围上前去,紧张地盯着露出的内模。

只见内膜表面光滑,尺寸精准,几乎完美地符合要求。

接下来可就是缸体外壳的铸造了,既要跟内模完美贴合壳体还不能有裂纹。

而大船“沧澜舸”可是不能在大名府久留,就在陈太初实验时,百十个梁山伯水手跟着王伦,吭呲吭呲的摇着船又回了梁山,八百里水泊梁山,一条大船还是藏得下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