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自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灭齐结束,秦国用了十年时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五百余年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嬴政认为王号已不足以彰显其功绩,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皇帝,史称秦始皇。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立即着手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各级官员均由中央直接任命,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统一货币,规定全国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促进了经济交流与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以秦国小篆为标准字体,推动文化融合;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南征百越,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将岭南地区纳入版图。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第八章:沙丘之变,祸起萧墙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天下。此时的他,虽已建立不世之功,但为求长生不老,仍频繁出巡,寻求仙药。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随行,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也吵着要一同出游。行至沙丘(今河北广宗)时,秦始皇突然患病,且病情迅速恶化。他自知大限将至,急令赵高草拟诏书,命在上郡监军的长子扶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意在让扶苏回咸阳主持葬礼,并继承皇位。
然而,诏书尚未发出,秦始皇便驾崩。赵高心怀鬼胎,他深知一旦扶苏即位,与扶苏亲近的蒙恬兄弟必将受到重用,自己则会失势。于是,他扣下诏书,找到胡亥,蛊惑道:主上驾崩,未有诏令封立诸子为王,而只赐信于长子扶苏。扶苏一到,必立为皇帝,公子您却连尺寸的封地都没有,这可如何是好胡亥本就贪图享乐,经此怂恿,动了夺取皇位的心思。
赵高又以长公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为由,威胁利诱李斯与自己合谋。李斯起初坚决拒绝,但在赵高的步步紧逼下,想到自己出身布衣,若扶苏即位,相位难保,最终被迫妥协。三人合谋伪造诏书,指责扶苏为人子不孝、蒙恬为人臣不忠,命他们自杀。
扶苏接到诏书后,悲痛欲绝,欲遵诏自杀。蒙恬劝道: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但扶苏生性仁厚,叹道: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随即自杀。蒙恬不愿屈从,被囚禁于阳周。
胡亥、赵高、李斯等人秘不发丧,将秦始皇的尸体放置在通风良好的辒辌车中,每日照常进献食物,百官奏事也如往常一样。因正值盛夏,尸体开始腐烂发臭,赵高便命人在车上装载一石鲍鱼,以掩盖尸臭。车队绕道九原,经直道返回咸阳。抵达咸阳后,胡亥正式即位,是为秦二世,赵高被任命为郎中令,掌握宫廷警卫大权,从此开始把持朝政。沙丘之变改变了秦朝的命运,一场巨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
第九章:大泽乡烽火燎原
秦二世即位后,在赵高的唆使下,变本加厉地实行暴政。他大兴土木,继续修建阿房宫;征发百姓戍边、服劳役,赋税徭役愈发沉重。据史书记载,当时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秦朝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公元前209年,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的闾左贫民陈胜、吴广等九百人,被征发前往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戍边。当队伍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州)时,因连日大雨,道路泥泞,无法按期抵达。按照秦朝律法,失期,法皆斩。陈胜对吴广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两人商议后,决定发动起义。
陈胜、吴广利用当时百姓迷信的心理,制造舆论。他们在鱼腹中放入写有陈胜王的丹书,又在夜间模仿狐狸的声音高呼大楚兴,陈胜王。戍卒们惊恐不安,对陈胜的身份产生敬畏。随后,陈胜、吴广杀死押送的军官,振臂高呼: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众人群情激奋,纷纷响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正式发动起义。
起义军以大泽乡为起点,迅速向周边扩展。他们攻占蕲县后,兵分多路,陈胜亲率主力向西进攻,接连攻克铚、酂、苦、柘、谯等县。每到一处,贫苦百姓纷纷加入,队伍迅速壮大。当起义军抵达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已有战车六七百乘,骑兵千余,步卒数万人。陈胜在陈县建立政权,国号张楚,自称楚王。
大泽乡起义的消息如星火燎原,迅速传遍全国。六国旧贵族趁机纷纷起兵复国,刘邦在沛县起义,项梁、项羽在会稽起义,天下大乱。秦朝的统治摇摇欲坠,一场推翻暴秦的浪潮席卷而来。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虽最终失败,但他们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其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激励着无数后人反抗暴政,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十章:楚汉相争,垓下悲歌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反秦斗争并未平息。在众多起义军势力中,以刘邦率领的汉军和项羽率领的楚军最为强大。项羽出身楚国贵族,力能扛鼎,勇猛无比,在巨鹿之战中,他破釜沉舟,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威震诸侯,成为各路反秦义军的实际领袖。刘邦出身平民,豁达大度,善于用人,他率先攻入咸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分封十八路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项羽的分封引发诸多矛盾,不久后,齐国田荣率先起兵反楚,楚汉战争爆发。刘邦趁机还定三秦,东出与项羽争夺天下。战争初期,项羽凭借强大的军事能力,多次击败刘邦。公元前205年,在彭城之战中,项羽以三万骑兵大破刘邦五十六万联军,刘邦仅率数十骑逃脱,连父亲刘太公和妻子吕雉都被楚军俘虏。
但刘邦并未气馁,他采纳张良、陈平的建议,联合英布、彭越等势力,与项羽进行长期对抗。同时,刘邦重用韩信,让他率军开辟北方战场。韩信先后平定魏、代、赵、燕、齐等国,势力不断壮大。公元前203年,韩信在潍水之战中击败齐楚联军,占领齐国全境。此时,楚汉双方形成对峙局面,谁也无法轻易战胜对方,于是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这便是楚河汉界的由来。
然而,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建议,在项羽退兵东归时,撕毁盟约,乘胜追击。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彭越等各路汉军将项羽围困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楚军兵少食尽,韩信命汉军在夜间唱起楚地歌谣,楚军以为楚地已尽被汉军占领,军心大乱。项羽见大势已去,夜饮帐中,对着爱妾虞姬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含泪唱和,随后自刎。
项羽率八百余骑兵趁夜突围,逃至乌江畔。乌江亭长劝他渡江,以图东山再起,项羽却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遂下马步战,斩杀汉军数百人,自己也身受重伤,最终自刎而死。楚汉相争以刘邦的胜利告终,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史称西汉,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