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轮回,果然如此。
曹操心知肚明,天启这是在试探自己。
命自己入宫,无非是想将福王府与信王绑在一起,制约天下藩王。
毕竟如今天下,福王一脉实力最强,富可敌国。
“陛下,由崧真想回洛阳,做个逍遥世子。再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我,实在难堪大任。”
天启帝强撑着坐直身子,眼神锐利如刀:“不不,朕命锦衣卫监视福王府多年。你父王,朕的皇叔,自以为做得滴水不漏。”
“什么夜影,什么藏兵白云山,在陕甘两地养匪,与蒙古私自通商换战马……还好,他有些底线,未与建奴勾结。”
“你父王想干什么,朕一清二楚。再来一次靖难?呵,不过这些,朕都不在乎。”
“可是你,除了风花雪月、流连勾栏,一副纨绔世子的模样,若不是前几日一次意外发现,朕差点被你瞒住。”
曹操知道天启不会杀自己,索性不再伪装。
一个能容忍福王密谋造反的皇帝,怎会轻易对自己下手?
“陛下,不知是从何处看出,我并非纨绔?”
“一首诗。”
曹操一愣:“一首诗?”
天启帝强忍着疼痛,伸手从桌上拿起一张纸,眼神死死盯住曹操,虚弱道:“曹操的《短歌行》。此诗的字迹苍劲老辣,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这字,与你当年如鸡爪般的字迹,判若两人。”
“那一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从这句诗里,朕见到了一代枭雄曹操的影子。”
曹操神色骤变,后退数步,如临大敌。
我操,这就被看穿了?
一旁的魏忠贤手已伸入袖中,面无表情地看向床上的天启。
他在等,等天启的旨意。
曹操,孤身入局,惧否?
千年前,他未曾退却;如今,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