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绿文学

可绿文学>体坛之重开的苏神 > 114章 让“六秒爆发”更爆的进阶办法(第2页)

114章 让“六秒爆发”更爆的进阶办法(第2页)

具体数据,是10秒钟之类,大概有2。5次的区别。

再来算算人体的骨杠杠杆原理——阻力=力X力臂阻力臂。

根据公式,你想要克服跑步中的空气阻力,只有两个办法最合适。

一是加大力臂二是缩短阻力臂。

因为力臂越长克服阻力所需要的动力就越小,那么根据这个物理定律来往下推,就可以轻易得出——伸出手指会延长力臂的条件。

力臂大于阻力臂。

自然就会相对省力。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动作变化,非但不会减慢你的摆臂频率,事实证明还可以加快。

而且手指伸长后,会使得前臂距离增加,这个增加的好处是——可以让摆臂通过手掌来产生牵引效应。

这样就能够增加摆臂的速度和力量感,上臂和前臂也可以更好通过牵引来结合。

那为什么国内和苏联都喜欢采取半握式摆臂呢

因为半握式在跑动过程中,会产生相对轻松的感觉。

看起来更加符合人体摆臂规律。

但实验证明,这样跑不管是摆臂频率还是摆臂的速度和力量,都要弱于伸掌摆臂。

而且不能产生手掌的牵引效应。

这个用在普通人里面,同样明显,一般来说可以直接提升0。4~0。7秒左右的速度。(大家可以赶紧试一试,瞬间提高,懒人包必备咯)。

如果进一步延伸到解剖学,那更加可以发现,一条规则。

那就是人体的上肢屈肌群力量,一般来说都要大于伸肌群。

而手指手臂,打开手掌,显然是增加伸肌群的参与度。

同时还能帮着屈肌群得到伸张,更加放松掉肩部周围的关节,从而增加疾跑中摆臂的幅度和摆臂的力量。

所以一系列的科学理论体系之下,都是张开手掌比传统的半握要更加合适。

尤其是自己现在已经长高了,那幺半握摆臂可能更适合身材稍微矮小一点运动员,这个唯一的可能优势点都不复存在。

那自己就可以把这个技术修改提上日程。

毕竟178。7,怎么都不算矮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