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命!”
杨士奇答应着,心中也不禁感慨:太子殿下的这招真是高明,既培养了人才,又收集了情报。
“对了,”
朱瞻基又道,“给这些表现出色的学生记功。该升的升,该奖的奖。让大家都看看,有真本事的,朝廷不会亏待!”
散朝后,朱瞻基留下王小虎:“老王啊,我有个新任务要交给你。”
“我要在各地设立专门的实训基地。你带着这批学生,走遍沿海重要港口,实地考察。看看哪里适合建基地,需要什么条件。”
王小虎眼睛一亮:“好!这事包在我身上。”
“记住,”
朱瞻基叮嘱,“基地不仅是训练场所,更要成为人才集聚的地方。要选交通便利、适合发展的地方。”
“明白!”
王小虎拍着胸脯保证。
就这样,一支由王小虎率领的考察队再次启程。
这些年轻人,将肩负起为大明海事事业选址布局的重任。
朱瞻基目送他们远去,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殿下,”
郑和走来,“您还真看得准。这些年轻人,真的成长得很快。”
朱瞻基笑了:“这是他们自己的努力。我们只是提供了机会而已。”
“不过,”
郑和提醒道,“现在又有人在背后说闲话了。说您这是在搞小集团,培养亲信。”
“呵,随他们说去!”
朱瞻基冷笑,“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人才来。光会念经的书呆子?还是只会溜须拍马的软蛋?”
正说着,陈永福急匆匆赶来:“殿下,漳州又出事了!”
“怎么了?”
“新建的船厂虽然没事,但有人在暗中煽动工人闹事。说什么引进新工艺会影响他们的利益。”
“哼!”
朱瞻基冷哼一声,“果然,这帮人还是不死心!”
他立即召集相关官员商议对策。
“殿下,”
有人建议,“要不暂时放缓改革步伐?”
“放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