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纸能当钱用?万一朝廷不认账了怎么办?"
"傻小子,你没看到前几天那些与朝廷作对的大户都什么下场了吗?皇上现在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既然敢发行这种纸币,自然有他的道理。再说了,携带这种纸币,总比带着一大堆铜钱方便吧?"
就在他们交谈间,一位穿着华丽的商人从票号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沓崭新的纸币,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李老板,您这是?"老者好奇地问道。
"哈哈,刚存了一笔银子,换了些崇祯宝钞试试。"商人得意地展示着手中的纸币,"你们看,这纸币做工精细,有暗纹防伪,还有皇上的御印,确实不同凡响!"
"真能用吗?"年轻人仍然将信将疑。
"当然能用!"商人笑道,"我刚才特意问过票号的管事,这崇祯宝钞不仅可以在全国各地的皇家票号兑换成银两,还可以直接用来缴纳赋税。最重要的是,朝廷规定,官府和皇商必须接受这种纸币支付。你想想,这不就等于强制流通了吗?"
"那我也去换一些试试!"老者说着,拉着年轻人走进了票号。
票号内,早已人头攒动。柜台前排着长队,有人存钱,有人取钱,有人兑换纸币,秩序井然。
"没想到这么多人!"年轻人惊讶地说。
"那是自然。"一位正在排队的读书人插话道,"皇家票号不仅可以存取钱财,还提供低息贷款给那些有实业的商人和农户。我听说,只要有合理的经营计划,就可以申请贷款呢!"
"真的?那岂不是比那些高利贷好多了?"
"当然!而且听说朝廷还会通过票号发放救灾款项和农业补贴,直接惠及百姓。"
随着交谈的深入,年轻人的疑虑渐渐消散,眼中流露出期待之色。
南京郊外,一片广袤的田野上,数十名官员和衙役正在进行土地丈量工作。
"这块地按册籍记载是三十亩,但实际测量有四十五亩。"一名丈量官对身旁的书吏说道,"记下来,多出的十五亩全部补税!"
不远处,一位穿着体面的中年人急匆匆地赶来,向为首的官员拱手行礼:"大人,这地是先父留下的,一直都是三十亩啊!"
官员冷笑一声:"赵员外,你这话骗得了谁?我们用的是朝廷新发的量具,精确无误。你这地至少有四十五亩,却只报了三十亩,这十五亩地的赋税,你欠了朝廷多少年了?"
"这这"赵员外额头冒汗,"大人明鉴,这可能是测量有误"
"测量有误?"官员厉声道,"你是在质疑朝廷的政令吗?你可知道那些江南首恶是什么下场?"
赵员外闻言,脸色煞白:"小人不敢!小人这就补缴所有欠税,还请大人宽恕!"
官员的脸色这才缓和下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不过,光补缴欠税还不够,你还得将这十五亩地正式登记入册,今后按实际亩数缴纳赋税。"
"是,是,小人一定照办!"赵员外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