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华阴县城外。
"全军听令,列阵!"
随着孙传庭一声令下,明军迅速排成战阵。前排是手持燧发枪的京营精锐,后方是配备长矛和刀盾的西北军,两翼是骑兵,阵后则是二十门新式火炮。
城墙上,流寇们看到明军的阵势,顿时慌了神。
"闯王,明军来了,少说有一万多人,还带着许多大炮!"一名流寇头目慌张地向李自成报告。
李自成站在城墙上,眯眼观察着明军阵势,脸色凝重:"这支明军不同寻常,装备精良,阵势严整,看来是朝廷的精锐啊!"
"闯王,我们只有三千人,要不要撤?"
李自成沉思片刻,摇头道:"撤不了了,明军已经包围了城池。传令下去,全力防守,等待援军!"
城外,孙传庭举起令旗:"开炮!"
随着一声令下,二十门火炮齐发,震天动地。炮弹呼啸着飞向城墙,顿时将城墙轰出数个缺口。
"进攻!"
京营精锐举枪齐射,一排排的流寇应声倒下。接着,步兵冲锋,很快攻入城内。
城内巷战异常激烈,但装备精良的明军很快占据上风。李自成见势不妙,带着少数亲信从后门突围而出。
"大人,李自成逃了!"亲兵向孙传庭报告。
孙传庭并不意外:"让他逃吧,我们的目的是收复县城,安抚百姓。传令下去,严禁士兵扰民,违者军法从事!"
"遵命!"
华阴县的胜利,让孙传庭和王承胤信心大增。新式武器的威力得到了充分验证,将士们的士气也大为提振。
当晚,孙传庭在县衙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诸位,今日一战,证明我军实力强大,新式武器威力巨大。"孙传庭环视众将,"接下来,我们将分兵三路,向北、向西、向南推进,收复失地,围剿流寇主力!"
"大人英明!"众将齐声应和。
王承胤却提出了一个问题:"孙大人,新式火器虽好,但需要大量火药和弹丸补给。我们的后勤线拉得太长,恐怕难以保障。"
孙传庭点头:"王将军所虑极是。为此,我已命人在西安、华州等地设立军械补给站,专门生产火药和弹丸。此外,每支部队都会配备足够的辎重车,确保补给充足。"
"如此甚好。"王承胤满意地点头。
会议结束后,孙传庭独自站在县衙后院,仰望星空。西北的夜空格外清澈,繁星点点,仿佛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陛下,"他低声自语,"臣一定不负所托,荡平流寇,还西北百姓一个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