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虎挠了挠头:"这个可能是火药受潮了吧?"
"为何会受潮?如何防止受潮?受潮后如何处理?"秦翼明连珠炮般地问道。
赵虎哑口无言。
"看到了吗?"秦翼明转向全体学员,"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必须学习这些纸上谈兵的知识!因为它们能救你们的命,能让你们打胜仗!"
教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好了,"秦翼明对宋应星点点头,"宋先生,请继续。"
宋应星感激地回礼,继续他的讲解。这一次,就连后排的老兵们也坐直了身子,认真听讲。
几天后,讲武堂的沙盘室内,一场激烈的争论正在进行。
"应该正面强攻!"一个年轻学员指着沙盘上的一个位置,坚定地道,"敌军主力在这里,我们集中火力,一举突破!"
"胡闹!"一个老兵拍案而起,"正面强攻,不是找死吗?应该迂回包抄,切断敌军退路!"
"迂回?"年轻学员不屑地道,"那得多少时间?敌军早就跑了!"
"你懂什么?"老兵怒道,"打仗讲究的是稳,不是蛮干!"
眼看双方争执不下,教官刘景不得不出面调停:"都别吵了!两种方案各有利弊,不如这样,分成两组,一组按正面强攻来推演,一组按迂回包抄来推演,看哪种更有效。"
两组人马立刻分开,开始各自的推演。气氛紧张而热烈。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进来,在刘景耳边低语几句。刘景脸色一变,立刻宣布:"肃静!陛下驾到!"
全场立刻安静下来,所有人整理衣冠,列队站好。
崇祯在秦翼明的陪同下,大步走进沙盘室。
"免礼,都坐下吧。"他和蔼地道,"朕听说你们在进行战术推演,很好啊!继续,不必拘束。"
学员们这才重新坐下,但明显拘谨了许多。
"怎么?朕来了,就不敢说话了?"崇祯笑道,"刚才朕在外面,听到你们争论得很激烈啊。"
刘景赶紧解释:"回陛下,学员们在讨论如何应对一个假想的战场情况。有人主张正面强攻,有人主张迂回包抄,各执一词。"
"哦?"崇祯来了兴趣,"说说看,为何要正面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