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冒险的?"中年人冷笑一声,"大不了取出自己的钱嘛!他们不是号称有朝廷担保吗?咱们就看看这担保到底靠不靠谱!"
几人对视一眼,缓缓点头。
皇宫,御书房。
"陛下,皇家票号运营一个月以来,情况良好。"户部尚书毕自严向崇祯汇报,"目前存款总额已达三十万两,发放贷款十五万两,主要投向了皇庄产业司下属的矿山、与军工配套的作坊,以及一些皇商。"
"很好。"崇祯满意地点点头,"票号的信誉如何?"
"回陛下,初期民间反应谨慎,但随着几位大商户的带头存款,现在已经有不少商人和富户前来存款。"毕自严笑道,"尤其是您下令将抄没周延儒等人的部分浮财存入票号后,更是增强了民间信心。"
"那就好。"崇祯点点头,"朕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票号吸纳民间游资,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陛下圣明!"毕自严赞道,但随即又露出忧色,"不过,臣最近听说,有些传统钱庄对皇家票号颇有微词,甚至可能暗中使绊子。"
"哦?"崇祯挑了挑眉,"说来听听。"
"据密报,几家大钱庄的老板秘密会面,可能计划散布谣言,甚至联手挤兑皇家票号。"
崇祯冷笑一声:"这些人,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他沉思片刻,问道:"票号现在的流动资金够应付突发挤兑吗?"
"这"毕自严有些为难,"若是小规模挤兑,问题不大。但若大规模挤兑,恐怕会有些吃力。"
"那就从内帑调拨十万两银子,作为票号的应急资金。"崇祯果断道,"同时,让厂卫密切关注那几家钱庄的动向。若发现他们确实在散布谣言或组织挤兑,立即以扰乱金融秩序的罪名查办!"
"遵旨!"毕自严应道,"臣还有一事禀报。"
"说。"
"皇家票号的贷款业务,已经初显成效。有几家获得贷款的商户,生意明显好转。尤其是赵氏布行,在获得贷款后,迅速恢复了元气,现在生意兴隆,已经开始按月还息了。"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这正是朕想要的效果。票号不仅要吸纳游资,还要支持实体经济。你做得很好。"
"陛下过奖了。"毕自严躬身道,"不过,臣还有一个担忧。"
"但说无妨。"
"皇家票号虽然在京城站稳了脚跟,但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在全国主要商业城市设立分号。尤其是江南地区,那里是商业最发达的地方。"
崇祯眉头一皱:"江南那可是个复杂的地方啊!"
"正是。"毕自严点点头,"江南士绅对朝廷新政本就不满,若贸然在那里设立皇家票号分号,恐怕会遭到强烈抵制。"
崇祯沉思片刻:"此事不急。先让京城总号站稳脚跟,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再考虑向江南扩张。"
"陛下圣明!"毕自严躬身告退。
崇祯独自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京城街景。皇家票号的成功,让他看到了金融改革的希望。但他也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真正改变大明的金融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