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块种植。一个马铃薯可切成多块,每块带芽眼,可长成一株。"
崇祯点头。"繁殖能力强,这很好。"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壤。"土质如何?"
徐光祚道:"这片较肥沃,那片较贫瘠。臣想测试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崇祯满意点头。"你考虑得很周到。"
他站起身,环视四周。"这片试验田不够大。朕要扩大规模。"
"陛下,目前种源有限"
"等种源到了再说。"崇祯打断道。"先把地准备好。朕要大干一场!"
他转向徐光祚。"徐爱卿,朕问你,若此事成功,能救活多少人?"
徐光祚思索片刻。"若全国推广,保守估计,每年可增产粮食数百万石,足以养活数百万人。"
崇祯眼中闪过激动。"数百万人!这就是朕要的结果!"
他望向远方。"大明每年因饥荒死去多少人?数十万?数百万?朕不忍心想。但若此事成功,至少能减少一半饥荒死亡!"
徐光祚感动道:"陛下仁心,天下百姓之福!"
崇祯摇头。"不是仁心,是责任。朕身为天子,本就该为百姓谋福祉。"
他拍了拍徐光祚的肩。"此事全靠你了。朕给你最大的支持,你只管放手去做!"
"臣定不负所托!"
回宫路上,崇祯心情舒畅。
"方正化,你看到了吗?那片试验田,就是希望的种子。"
方正化点头。"奴婢看到了。陛下真是用心良苦。"
崇祯笑道:"这才刚开始。朕还有更多计划。"
"什么计划?"
崇祯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大兴水利,修缮城墙,整顿军备朕要让大明焕发新生!"
方正化惊讶于皇帝的雄心。"陛下志向远大。"
崇祯点头。"是啊,志向远大。但愿朕有足够的时间实现它们。"
他抬头望天。"希望这些种子,能在大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