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方正化惊慌上前。
崇祯摆手。"无妨。只是头痛欲裂。"
他闭上眼,深呼吸几次。"朕必须改变。必须提升民心,平衡暴君值。"
"陛下有何良策?"
崇祯沉思片刻。"开仓放粮、减免赋税这些小恩小惠已不够。朕需要更大的手笔。"
"奴婢愚钝,不懂治国之道。"方正化犹豫道。"但奴婢只知,百姓但求有饭吃、有衣穿,能活下去,便会感念皇恩。"
崇祯眼前一亮。"你说得对!百姓最基本的需求就是温饱!"
他猛地站起。"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陛下?"
"去,立刻召徐光祚入宫!不管多晚,务必今晚见到他!"
"遵旨。"
方正化匆匆离去。崇祯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繁星。
"朕不能重蹈覆辙。"他喃喃自语。"朕要改变大明的命运,也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深夜,徐光祚被紧急召入宫中。
"臣徐光祚叩见陛下!"
崇祯急切道:"免礼!徐爱卿,朕有要事相询。"
徐光祚起身。"陛下请讲。"
"你可知道甘薯和马铃薯?"
徐光祚一愣。"陛下是指番薯和土豆?"
"正是!"崇祯眼中闪烁着兴奋。"这两种作物,你可了解?"
徐光祚点头。"臣略知一二。这两种作物皆从海外传入,产量极高,且耐旱耐瘠。"
"没错!"崇祯激动道。"它们能在贫瘠土地上生长,一亩地产量是粮食的数倍!若能大规模种植,必能解决大明粮食危机!"
徐光祚眼中闪过惊讶。"陛下竟对此等农事如此了解?"
崇祯微微一笑。"朕虽居深宫,却也关心民生疾苦。徐爱卿,你认为这两种作物能否在大明推广?"
徐光祚思索片刻。"理论上可行。臣曾听闻,福建、广东已有少量种植。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民间多有疑虑,认为这些番物不适合中土,甚至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