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很快传遍京城。都察院加紧查办崔呈秀案的动作,引起了朝野震动。
兵部尚书王洽府中,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李邦华这是疯了吗?竟敢动崔呈秀!"王洽面色铁青,来回踱步。"崔大人虽已罢官,但根基犹在,岂是他一个都察院左都御史能撼动的?"
一名心腹低声道:"大人,听说李邦华背后有人撑腰。"
"谁?"
"皇上。"
王洽脚步一顿,面色大变:"你说什么?"
"昨夜皇上派内侍传了口谕,说要全力支持李邦华查办崔案,无论涉及何人,一查到底。"
王洽瘫坐在椅子上,额头冒汗:"完了,完了崔大人若倒,我们这些与他交好的人,岂有幸理?"
"大人,您与崔大人不同。"心腹安慰道。"您只是公务往来,并无实质证据证明您参与其贪腐"
"住口!"王洽厉声喝道。"你以为李邦华会放过任何机会吗?一旦崔大人被拿下,他肯定会顺藤摸瓜,查到兵部来!"
他站起身,面色阴晴不定:"备马,我要去拜访英国公。"
与此同时,英国公张维贤府上,气氛同样凝重。
"大人,这崔呈秀案恐怕不简单。"一名心腹幕僚低声道。"皇上为何突然支持李邦华查办此案?崔呈秀虽是魏忠贤干儿子,但魏忠贤已死,阉党已散,何必再追究?"
张维贤捋着胡须,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皇上年轻,初登大宝,自然要立威。崔呈秀是个好靶子,既能彰显皇上清明,又能笼络人心。"
"大人是说,皇上只是借崔案立威?"
张维贤摇摇头:"不,恐怕没那么简单。"他压低声音,"你们注意到了吗?最近京城接连发生几起意外死亡事件。死者都是些小吏小官,看似无关紧要,但细究起来,都与崔呈秀有些联系。"
"您的意思是"
"皇上可能在借崔案,清洗某些势力。"张维贤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我们勋贵虽与崔呈秀有些往来,但并非一路。皇上若只是针对阉党余孽,我们倒不必太担心。但若有更深的用意"
话音未落,管家匆匆进来报告:"大人,兵部王尚书求见。"
"请进来。"
王洽一进门,就急不可耐地说:"英国公,大事不好了!皇上亲自下令支持李邦华查办崔案,说是要一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
张维贤面色不变:"王尚书何必如此惊慌?崔呈秀的事,与我们何干?"
"英国公,您不明白。"王洽急道。"崔大人若倒,牵连必广。我兵部与他多有往来,难保不被牵连。您勋贵虽地位特殊,但若皇上有心"
"王尚书,"张维贤打断他,"你太紧张了。皇上初登大宝,自然要立威。我们只要不阻挠,保持低调,自然无事。"
"可是"
"无妨。"张维贤安抚道。"我会暗中观察,若有异动,自会有应对之策。"
王洽离去后,张维贤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对心腹幕僚道:"加强府上戒备,密切关注朝中动向。另外,联络其他勋贵,但不要太明显。"
"大人,您觉得皇上是想"
"我不知道。"张维贤摇摇头。"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准备。风暴来临前,总会有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