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儿子知道您现在的情况吗
李伯摇摇头:他忙,不让他知道这些。
可他会担心吧
不会。李伯轻声说,他不打电话来,就是说明他没空。那我也就不能添乱。
小林说不出话来。
他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个老人,过年时总会反复催他回家,说哪怕待上一天也好。他一直觉得那是种麻烦,可眼前这个坐在黑暗中的老人,却连打电话麻烦你这件事都不敢做。
李伯,您有没有觉得,自己有点太……孤单了
李伯没直接回答。他站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递给小林。
照片上是三口之家。男人年轻时英俊挺拔,女人穿着碎花上衣,笑得温柔。中间是个八九岁的孩子,举着一把小风车,眼睛亮得像要发光。
那是我们仨。李伯坐下,说,那天他过生日,头一次吃上蛋糕。
看得出来,他小时候很爱您。小林低声说。
李伯没回应,只是望着照片,又看了眼窗外。
你说,小孩是不是都会长大他问。
小林点头。
长大了就得走,是吧他笑了笑,声音带着一点沙哑。
那天采访结束时,小林在本子最后一页写了一句话:有些爱,不会说出来,但它一直都在,像枕边没响的手机。
他关掉录音笔,转头看向屋里,李伯已经重新坐到屋檐下,望着石子路。他的背影安静而倔强,像是在等一个不会来的夏天。
手机,依旧没有响。
3
大学生的笔记
小林离开李伯家时,天已经擦黑了。
晚霞在天边晕开,像烧过的宣纸,红得发沉。他回头看了一眼那座低矮的木屋,屋檐还在滴水,李伯坐在门口,身影被拉长,一直拉进了夜色里。
小林在本子上写了满满三页,字迹有些乱。他没想到,这次的调研不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而是一次直击人心的触碰。他走出村口时,突然觉得脖子发紧,好像那种被父母凝视着的目光还在身后。
第二天,小林去了村委会。
想听听村民对李伯的评价。他对村支书说,就是随便聊聊。
村支书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姓郑,个子不高,头发花白,说话有点快。他听了小林的想法,先是点头,随后眼神复杂了一下。
那老李啊,怪人一个。他说。
怪在哪儿
沉着脸,不跟人打交道,平常一整天连个招呼都不打。人家问他事,他就‘嗯’,要不就不理。村支书咂了咂嘴,我们都说,他活得像个影子。
可是他看起来挺有礼貌的。小林小声说。
你跟他接触时间短。郑书记抽了口烟,听说他年轻时候脾气就倔,老婆子是个好人,干净勤快,哪怕下雪天都要给他煮热饭。他呢说摔就摔,把人害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