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有千来户,少的只有两三百户。
部曲减少,世家当然没有力量在跟京师扳手腕。
可京师也没办法短时间内直接消灭所有世家,因为这三百年来,一直在打仗,京师需要兵马和钱粮。
意味着需要一套高效的动员体系,高效的动员体系的本质是权力延伸到基层发挥作用。
地方权力的结构是世家对民间的影响,他们的兵籍减少了许多,但他们的声望还在。
底层百姓信他们。
于是,皇帝和世家新的底线共识就这样达成了。
世家不得随意扩充部曲,在没有朝廷诏令的时候,更不能随意集结兵力。
这种底线共识,在外部威胁不大的时候,可以一直保持。
但当那些世家面临族灭的威胁的时候,就会被轻易揉碎。
太康七年的秦州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
赵州十二郡诸多郡望纷纷召集部曲,消息传到梁京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一场空前的政治危机开始笼罩魏国。
《梁京日报》的头条快速做出回应:韩世忠虽有小胜,但已是强弩之末,正溃败式进军赵州,但右相则战略性转移,我们赢啦!
随后,梁京民间也开始传言:韩世忠溃败式进入进军赵州,我们赢啦,夏主恐惧式北上睢阳,我们又赢啦!
不是小赢,而是大赢!
也不是赢一次,而是赢两次!
很快,梁京就开始传唱:“听说了吧,夏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之中,他们穷尽民力,就是为了打秦州,且并不顺利,王师是故意引诱他们进来的。朝堂有高人,夏狗根本不知道我们大魏的智慧!”
大致内容的邸报,也快速往各州发放,尤其是赵州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