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绿文学

可绿文学>朕有强国系统,舔狗谁爱当谁当 > 第346章(第2页)

第346章(第2页)

大夏的开国皇帝李恪其实面临着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北伐的支撑点在何处?

在李恪时代,北伐的支撑点是江宁、苏常和荆州,也就是汉江以南。

但从地理上来分析,这三个地方都不足以支撑大军北伐。

北伐不仅仅要考虑战场上的胜利,还要考虑到后勤的问题,更要考虑到一旦出师不利,大军如何回来的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都汇聚到一个问题上:人口密集的后勤预备地,距离前线太远了。

一旦北伐大军出师不利,增援时间长,进一步增加战场的不确定性。

宋州还好,毕竟有汴河。

徐州和秦州就不一定了。

这些因素不是靠前线一次次战术胜利能弥补的。

长此以往,只会不断消耗大夏的国力。

所以,一定要建立大的前沿阵地。

也就是李彦之前说的建筑密集的城寨形成战略纵深。

而这前沿阵地,则必须依靠后面的民生来供给。

后面的民生却又不能全部指望苏常、京畿和荆州,因为调运粮食的损耗率最少50%。

李彦可以从荆州、京畿和苏常拿钱作为军费给秦州、宋州和徐州输血。

粮食、兵源和城寨的维护,以及军队物资持续化的供给,由本州提供是最优解。

而徐州的问题是人口减少,田地荒废。

所以军费反而是表象,徐州的民生才是根本。

现在还是防御阶段,以后想要北伐,就必须重新发展徐州、宋州和秦州的民生。

这第三点是李彦详细向陆康描述的,并且他也给出了建议:在徐州南边靠汉江的地方,设立一个经济特区,用来吸引人口过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