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绿文学

可绿文学>宋朝的脊梁 > 第77章 思想播种(第3页)

第77章 思想播种(第3页)

“宋军得雷部天兵相助”。

韩家坞的暗探见此情景,急忙放飞信鸽向高托山汇报。

却不知,鸽足系着的铜管中,藏着陈太初亲绘的《分田册》伪本……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宋史兵志》中仅仅留下了二十七字的记载:“九月戊寅,陈太初破流贼于滹沱,火器震天,溺毙者众。”

唯有真定城隍庙那残缺不全的石碑,详细地记述了这场战斗的惨烈:“是日河赤三日,鱼鳖尽死,有黑铁残管出于泥沙,乡民谓之‘雷公铳’。”

而真正对战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此战后岳飞改良的三段击战术。

他将装填手与射手分离,极大地提升了火铳的射速,使其提升了一倍。

那些浑身燎泡的装填手们或许从未想到,他们在战火中摸索出的

“倒药

装弹

压实”

流程,日后竟会成为军队标准化操典的根基。

河风呼啸着掠过焦黑的耧车盾,陈太初静静地凝视着北岸那星星点点的火光。

他心里明白,滹沱河上的这场惊雷,不过是靖北烽烟的第一声号角,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大人,我们这样将俘虏放了,日后会不会成为别人攻击你的起因。”岳飞看着陈太初道。

“我们有句话,对待同胞,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说我们镇压这些流民为什么?”陈太初看着滹沱河的河水说道。

“当然是为了朝廷的稳定”岳飞不假思索的回道。

“可是为什么会有农民起义呢?他们不知道就凭他们这些乌合之众,怎么跟正规部队交手,为何还义无反顾?”陈太初又问。

“自然是吃不饱,没有生存的希望!”岳飞脱口而出。

“为什么吃不饱?”陈太初继续问!

“因为天灾”岳飞还是不假思索的回道。

陈太初在滹沱河边慢慢的走着,岳飞等一众人在后面跟着。

“天灾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人祸。朝廷贪污上行下效,一个政策到了底下完完全全变了模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