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绿文学

可绿文学>规则怪谈:深海观测站 >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意外的调令

潮湿的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扑在林深脸上,他握紧手中的调令文件,抬头望向眼前矗立在码头上的巨大金属舱体。这是一座漂浮在太平洋深处的深海观测站,也是他未来三个月的工作地点。文件最上方用猩红字体标注着一行警告:请务必严格遵守以下规则,任何疏漏都可能导致观测站全体人员死亡。

规则清单如下:

1。观测站开放时间为每日早6点至晚10点,其余时段严禁离开寝室。若听到走廊传来拖拽重物的声音,立刻用棉被捂住头部,直到晨光初现。

2。观测站共有三层,底层为设备舱,二层为工作区,顶层为生活区。严禁进入底层的3号储物间,若发现其舱门敞开,立即用随身携带的红色封条封闭,并向站长报告。

3。工作人员分为白、蓝、黑三种制服。见到穿白色制服的同事可正常交流;遇到蓝色制服人员,需回答暗号潮水方向,正确答案为逆流而上;若遭遇黑色制服人员,立即低头闭眼,直到对方离开,千万不要与其对视。

4。每日三餐时间固定,早餐7点、午餐12点、晚餐6点。不要食用餐盘里出现的紫色食物,若发现食物表面有蠕动的黑色斑点,立即用呼叫器联系后勤组更换。

5。观测站的所有窗户均安装单向玻璃,禁止使用任何工具破坏玻璃。若在玻璃外侧看到人形阴影,立即拉上遮光帘,同时在工作日志上记录时间。

6。每周五晚8点将进行全员例会,会议地点在二层的圆形会议室。若会议室门口悬挂黑色旗帜,会议取消,所有人必须在10分钟内返回寝室。

7。若出现耳鸣、幻听等症状,立即前往医疗室领取白色药片。但注意,医疗室值班人员只在偶数小时出现,奇数小时内的敲门者一律不要回应。

8。紧急逃生通道位于顶层东侧,但只有在站长发布红色警报时方可使用。擅自进入逃生通道者,将被永久驱逐出观测站。

林深揉了揉太阳穴,这些古怪的规则让他想起三年前在南极科考站的诡异经历。但这次的调令是直属上司亲自下达,据说完成任务后能获得破格晋升的机会。他深吸一口气,拖着行李走进了观测站的气密舱。

第二章:异常初现

踏入观测站的瞬间,林深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意。头顶的LED灯管发出轻微的电流声,在金属墙壁上投下惨白的光影。一位穿着白色制服的中年男人迎上来,他胸前的名牌写着张海洋

站长。

小林,路上辛苦了。张海洋接过林深的调令,目光在规则条款上停留片刻,记住,这里的每一条规则都是用前人的生命换来的。他指着走廊尽头的一扇舱门,那是你的寝室,先去休息,晚餐时我会介绍其他同事。

林深打开203寝室的门,狭小的空间里摆着一张铁架床和一个储物柜。床头贴着一张便签,字迹潦草:别相信戴眼镜的蓝制服人员。他皱眉将便签揉成一团,却在储物柜底层发现一本泛黄的工作日志,扉页写着2019年观测日志,而调令上明明标注着观测站建成于2022年。

翻到最近的记录,一行血字触目惊心:**它们在玻璃外面看着我,那些眼睛。。。**后面的内容被某种黑色液体覆盖,无法辨认。林深刚想仔细查看,走廊里突然传来重物拖拽的声音,吱呀——吱呀——伴随着指甲刮擦金属的刺耳声响。

他猛地想起第一条规则,慌忙用棉被蒙住头。声音越来越近,仿佛就在门外徘徊。林深屏住呼吸,感觉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不知过了多久,声音渐渐远去,他颤抖着拿出手机,屏幕显示时间是凌晨2点17分。

晚餐时,林深在食堂见到了其他六位同事。穿白色制服的除了张站长,还有负责数据分析的李薇;三位穿蓝色制服的技术人员正在低声交谈;角落里坐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人,穿着黑色制服独自用餐。当林深的目光扫过他时,对方突然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诡异的红光。

第三章:血色会议

接下来的三天,林深努力适应着观测站的生活。他严格遵守规则,与白制服的李薇逐渐熟悉起来。据她所说,观测站的主要任务是监测海底火山活动,但对于那些古怪规则,她却总是避而不谈。

周五晚7点50分,林深前往二层会议室。走廊里空无一人,头顶的应急灯突然开始闪烁。转过拐角时,他赫然发现会议室门口悬挂着一面黑色旗帜——按照规则,会议应该取消。可就在他准备返回寝室时,门突然被推开,张站长探出头:小林,快进来,就等你了。

林深愣在原地:站长,门口挂着黑旗,不是说。。。特殊情况。张站长的表情异常严肃,关于海底的最新监测数据,必须马上讨论。林深犹豫着走进会议室,发现六位同事都已到场,包括那位穿黑色制服的男人。

会议桌中央的投影仪正在播放一段视频:漆黑的海底,一个巨大的不明物体缓缓蠕动,表面布满类似眼睛的凸起。这是今早声呐捕捉到的画面。张站长的声音有些颤抖,从形态分析,可能是某种未知的深海生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