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绿文学

可绿文学>张简斋:金陵医脉传奇 >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第1页)

第一章:医馆风云起

民国初年,南京城的夫子庙附近,热闹非凡。张简斋的医馆就坐落于此,名为葆和堂。张简斋身材修长,面容清癯,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举止间尽显儒雅风范。他自幼研习中医,深得家传医术精髓,年纪轻轻便在南京城崭露头角。

这日清晨,医馆刚开门,就涌进一群人。为首的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满脸焦急,身后抬着一个昏迷不醒的老者。张大夫,求您救救我爹!汉子扑通一声跪在张简斋面前。张简斋赶忙扶起汉子,说道:先别着急,把病人抬进来。

他迅速来到老者身边,熟练地切脉、看舌苔,心中暗自思忖:脉象虚浮,舌苔白腻,这是气血亏虚又兼痰湿内阻之症,只是不知为何会突然昏迷。张简斋一边询问汉子老者发病的经过,一边仔细观察老者的面色。

这时,医馆外又传来一阵嘈杂声。原来是城中另一家医馆的掌柜刘福贵带着几个伙计气势汹汹地赶来。刘福贵嫉妒张简斋的医术和名声,总想找机会打压他。张简斋,你别在这里装模作样了!听说你昨日给李寡妇开的药,吃了一点效果都没有,人家正四处哭诉呢!刘福贵扯着嗓子喊道。

张简斋眉头微皱,心中有些疑惑,但他并未慌乱,而是镇定地说道:刘掌柜,治病救人之事,不可随意污蔑。李寡妇所患之病本就棘手,岂是一剂药就能药到病除的我已嘱咐她按时复诊,根据病情调整药方。

周围的人开始窃窃私语,有的相信张简斋,有的则被刘福贵的话蛊惑。张简斋深知此时不能与刘福贵纠缠,当务之急是救治眼前的老者。他对徒弟们说道:不要理会他们,准备针灸和药材,先救这位老人家。

第二章:初战疑难症

张简斋集中精力,为老者施针。他手法娴熟,银针迅速刺入老者的穴位,同时密切观察着老者的反应。只见老者的手指微微动了一下,张简斋心中一喜,知道施针起到了一定的效果。

随后,他开出一副药方,以补气养血、化痰祛湿为主。快去抓药,煎好后立刻给老人家服下。张简斋对徒弟说道。

然而,刘福贵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哼,我看你就是在瞎折腾,这病要是能被你治好,我刘福贵从此退出医界!

张简斋没有理会刘福贵的挑衅,心中却暗自较劲:一定要把这位老人家治好,让这些人看看真正的医术。他守在老者身边,密切关注着病情变化。

一个时辰后,药煎好了。张简斋亲自喂老者喝下。又过了一会儿,老者缓缓睁开了眼睛。众人见状,都惊讶不已。爹,您醒了!汉子喜极而泣,赶忙跪在张简斋面前:张大夫,您真是神医啊!

张简斋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老人家只是暂时苏醒,后续还需好好调养。他转头看着刘福贵,平静地说:刘掌柜,治病救人不是儿戏,也不是用来争名夺利的手段。希望你以后能把心思放在医术上,而不是诋毁他人。

刘福贵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灰溜溜地带着伙计走了。经此一事,张简斋的名声更加响亮,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

第三章:豪门之邀

张简斋在南京城的名声传到了当地一位富商王老爷的耳中。王老爷的夫人最近身体不适,遍访城中名医,都不见好转。于是,王老爷派人带着厚礼,邀请张简斋到府上为夫人治病。

张简斋来到王宅,只见府邸气派非凡,雕梁画栋。王老爷早已在门口等候,见到张简斋,赶忙迎上去:张大夫,久仰大名,我夫人的病就全靠您了。

张简斋随王老爷来到内室,见到了王夫人。王夫人面色苍白,虚弱地躺在床上。张简斋为她切脉时,心中不禁一沉:这脉象弦细而涩,兼有虚象,看来是肝郁气滞,气血不畅,且病已久,伤及肝肾。

他详细询问了王夫人的日常起居和饮食,得知王夫人近来因家中琐事烦恼,心情郁闷,又加之饮食不节,才导致病情加重。张简斋心中有了治疗方案,但他深知此病需要长期调理,不能急于求成。

王老爷,夫人的病是情志不畅和饮食失调所致,需慢慢调养。我先开几剂药,疏肝理气,调养气血。同时,夫人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饮食清淡。张简斋说道。

王老爷听后,有些着急:张大夫,能不能让夫人快点好起来她这病已经拖了很久,我实在是心急如焚。

张简斋耐心解释道:王老爷,治病如抽丝,急不得。夫人的病情复杂,若用药过猛,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您放心,只要按照我的方法治疗,夫人的病情定会好转。

王老爷虽心中焦急,但也只能听从张简斋的建议。张简斋开好药方后,交给王老爷,并详细嘱咐了煎药和服药的方法。

第四章:波折突起

然而,几剂药服下后,王夫人的病情并未如张简斋预期的那样好转,反而出现了腹胀、恶心的症状。王老爷大怒,认为张简斋医术不精,派人将他请到府上兴师问罪。

张简斋,你不是说能治好我夫人的病吗为何现在病情反而加重了王老爷怒目而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