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尘埃落定
岐王李范谋逆案审结,他及其党羽被依法严惩。皇帝为表彰林夏、沈砚和李昭的功绩,封李昭为亲王,赐予沈砚高官厚禄,还下旨让林夏入宫担任太医院院正。然而,林夏婉言谢绝了皇帝的任命,她只想回到回春堂,继续做一名普通的医者。
沈砚辞去官职,选择留在林夏身边,两人一起经营回春堂,治病救人。李昭则在朝堂上辅佐皇帝,推行新政,致力于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神农鼎被送入皇室宝库,成为守护大唐的镇国之宝。
长安的街头,回春堂的药香依旧飘散。林夏和沈砚看着往来的百姓,心中满是欣慰。曾经的千机阁阴谋,如今已成为一段尘封的历史,但他们知道,只要心怀正义,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能守护住心中的那份清明。
第十四章:余波未平
长安城恢复平静后的第三个月,朱雀大街的晨雾中弥漫着桂花甜香。林夏正在回春堂晾晒新采的药材,忽见一辆青布马车停在门前。车帘掀开,下来个面容枯槁的老仆,颤巍巍递上拜帖:我家郎君身患怪病,久闻林姑娘妙手仁心,恳请移驾一诊。拜帖上墨迹未干,写着城郊云栖别庄四字。
沈砚握着腰间短刃要随行,却被林夏按住手腕:对方只邀我一人,你带些人手暗中跟着。马车穿过灞桥,行至终南山脚下的竹林深处,一座朱漆剥落的宅院赫然出现。老仆引着林夏穿过九曲回廊,檀木床上躺着个蒙着黑纱的男子,剧烈的咳嗽震得锦被簌簌发抖。
林夏刚搭上男子脉搏,忽觉指尖刺痛——对方竟藏着淬毒的银针。她急速后退,黑纱男子已掀开被子,露出半边腐烂如恶鬼的脸:林姑娘,可还记得二十年前在千机阁火场被你父母救走的婴儿话音未落,院外传来金铁交鸣之声,沈砚率领的暗卫与埋伏的杀手厮杀在一起。
第十五章:宿怨难解
黑纱男子狂笑不止,从怀中掏出半块刻着火焰纹的玉佩:当年我父母为炼制九转续命丹而死,你们林家却带着秘方逃走!这些年我以人面疮之毒毁容,就是要让你亲眼看看,被毒药折磨的滋味!他猛地扯开衣襟,胸口密密麻麻的脓包中探出无数肉须,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气。
林夏强忍着不适,目光扫过男子案头的药渣:你用蜈蚣、蟾蜍与曼陀罗配伍,看似以毒攻毒,实则加速毒发。她突然抓起桌上的药碗砸向烛台,屋内顿时陷入黑暗。混乱中,沈砚破窗而入,短刃抵住黑纱男子咽喉。就在此时,一声尖锐的哨响划破夜空,数百只毒蜂从房梁夹层涌出。
众人边战边退,林夏在回廊拐角发现一间密室。密室内堆满记载邪术的古籍,墙上悬挂着数十个浸泡在药水中的婴儿尸体,最中央的牌位上赫然写着林氏夫妇之灵位。黑纱男子追至门口,癫狂大笑:这些年来,我收集你们林家的遗物,就是要让你知道,千机阁的诅咒永远不会结束!
第十六章:命悬一线
毒蜂的攻击越来越猛烈,沈砚的手臂被蛰得肿如馒头。林夏在密室角落发现半卷残缺的《千机禁典》,其中记载着人面疮的解法:需用活人心头血与天山雪莲、南海珍珠同服。黑纱男子见她翻看禁典,眼中闪过疯狂:没错!只要用你的心,就能治好我的脸!
千钧一发之际,李昭率领羽林军赶到。混战中,黑纱男子趁机抓起淬毒匕首刺向林夏,沈砚毫不犹豫地挡在她身前。匕首没入沈砚心口的瞬间,林夏突然将手中的药粉撒向对方眼睛——那是她用密室药材临时配制的蒙汗药。黑纱男子惨叫着倒地,被羽林军当场擒获。
沈砚躺在血泊中,气息微弱:别白费力气。。。这匕首上的毒。。。无解。。。林夏红着眼眶,颤抖着取出神农鼎内剩余的百草精华。金光笼罩间,她想起与沈砚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深夜查案时他递来的暖手炉,中毒昏迷时呢喃的别冒险,还有每次任务结束后,他倚在药铺门框上带笑的眼神。
第十七章:破局新生
百草精华融入沈砚体内的刹那,天地间突然降下倾盆大雨。黑纱男子被押解回京途中,人面疮突然溃烂爆裂,化作一滩腥臭血水。大理寺在云栖别庄搜出的证据显示,他不仅暗中豢养死士,还与吐蕃密使有书信往来,妄图里应外合颠覆大唐。
皇帝得知此事后,亲自驾临回春堂探望沈砚。看着林夏为沈砚熬药的身影,他感慨道:朕原以为铲除千机阁余孽便可高枕无忧,却忘了仇恨的种子一旦种下,便会在黑暗中疯狂生长。他下旨将《千机禁典》焚毁,同时在长安设立明心书院,邀请各地名医编纂正统医书,杜绝邪术流传。
三个月后,沈砚在林夏的悉心照料下康复。两人在药铺后院种下满墙的木香花,每当微风拂过,细碎的花瓣便落在药碾和捣药臼上。李昭时常带着美酒前来小聚,讲述朝堂上推行新政的趣事。某个月圆之夜,沈砚握着林夏的手,将一枚刻着悬壶济世的玉镯套在她腕间:以后查案抓凶的事,我一个人去就好。
第十八章:长安长歌
十年后,回春堂已成长安最负盛名的医馆。林夏和沈砚的女儿沈清欢正在药柜前辨认药材,忽听门口传来喧闹声。几个孩童簇拥着位白发老者闯入:神仙爷爷说,这里能治瘟疫!老人背着装满草药的竹篓,正是当年在雪山相遇的千机阁药师。
林夏迎上前,发现老者带来的草药中混着几株罕见的辟瘟草。老者笑道:当年你在龟兹救的孩童,如今成了药农,这些都是他新发现的品种。沈砚端着茶走来,瞥见窗外朱雀大街上,李昭正带着工部官员巡视新修的惠民药局。
暮色渐浓,药香与炊烟在长安城上空交织。林夏站在二楼回廊,望着万家灯火,手中摩挲着父母留下的银锁。二十年光阴流转,千机阁的阴影早已消散,唯有医者仁心的信念,如同终南山的松柏,在岁月中愈发苍翠。沈砚揽住她的肩,远处传来夜市的喧闹声,混着孩童的笑闹,飘向无尽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