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棠握住他的手:我若不来,如何安心她环顾四周,发现军中粮草短缺,士气低落。当即决定,用自己的诰命身份,向当地富商借粮。在她的努力下,终于筹集到足够的粮草,军心渐渐稳定。
然而,西域联军的攻势愈发猛烈。敌方主帅是个极为狡猾的人,每次都能识破萧景琰的计策。明棠看着萧景琰日益憔悴的面容,心疼不已。她想起父亲曾说过,西域人擅长骑射,但不擅水战。而长安城外,恰好有一条渭水。
或许我们可以利用渭水。。。明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萧景琰。两人连夜制定计划,在渭水上游设下埋伏,引敌军深入。战斗当天,明棠亲自擂鼓助威,激励将士。当西域联军踏入陷阱时,宋军万箭齐发,渭水顿时染成血色。
这场战役大获全胜,西域联军损失惨重,被迫退兵。捷报传回京城,皇帝大喜,下旨封萧景琰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明棠晋封为太子侧妃。然而,还没等他们好好庆祝,朝中又生变故。
原来,宁王虽死,但其党羽并未完全铲除。他们勾结朝中权臣,散布谣言,说太子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皇帝本就生性多疑,听得多了,心中不免起疑。他下旨召回萧景琰,却不许明棠随行。
萧景琰深知此行凶险,临行前对明棠说:无论发生什么,你都要保护好自己。若十日之内我未归,你便。。。话未说完,已被明棠捂住嘴:我等你回来,生死与共。
萧景琰走后,明棠每日都在城门口等待。第九日,传来消息:萧景琰被软禁在宫中,皇帝要治他的罪。明棠心急如焚,决定冒险回宫救他。她乔装成宫女,混进皇宫,却在寻找萧景琰时,被宁王的余党发现。
一场恶战在所难免。明棠虽不会武功,但凭借机智,巧妙地避开敌人。在一处偏僻的宫室,她终于找到了萧景琰。此时的萧景琰已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见到明棠,眼中重新燃起希望:你不该来的。。。
我说过,生死与共。明棠扶着他,我们一起走!就在这时,外面传来脚步声。萧景琰将明棠推进暗道:你先走!我来断后!明棠含泪离开,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如何,她都要救萧景琰,让那些陷害他的人付出代价。。。
第五章:暗夜迷局
明棠在暗道中跌跌撞撞地奔跑,裙摆沾满蛛网与尘土。身后追兵的脚步声时远时近,冷汗顺着脊背滑落。暗道尽头是一间堆满典籍的密室,墙角蛛网覆盖的机关匣引起她的注意。想起幼时父亲教过的机关术,她屏住呼吸,按照左三右二的顺序转动铜钮,墙面轰然洞开,露出一条通往冷宫的秘道。
冷宫荒草丛生,断壁残垣间传来阵阵呜咽。明棠蜷缩在破败的宫墙下,怀中紧紧抱着从萧景琰身上扯下的半块玉佩。月光透过碎裂的琉璃瓦洒落,映出她决绝的神色——必须在天亮前救出萧景琰,而突破口,或许就在皇后身上。
第二日清晨,明棠混在送菜的宫人群中来到椒房殿。皇后见她狼狈模样,大惊失色:你怎会。。。话音未落,明棠已跪地叩首:求娘娘救太子殿下!那些弹劾奏章皆是宁王余党伪造,陛下被蒙蔽了!
皇后扶起她,眼中闪过挣扎:我何尝不知只是。。。陛下近日性情大变,连我递的折子都不愿见。她突然压低声音,三日后,是陛下生辰,会在太庙祭祖。你可扮成祭礼司的宫女,那里守卫松懈,或许有机会。
明棠领命而去,连夜赶制祭服。祭礼司管事嬷嬷是顾府远亲,见她来求助,偷偷塞给她一枚通行腰牌:今早听闻,那些乱臣贼子准备在祭典上。。。你千万小心。寒意从脚底窜上心头,明棠意识到,这不仅是救萧景琰的机会,更是粉碎阴谋的关键。
祭典当日,太庙香烟缭绕。明棠捧着祭器混在队伍中,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当皇帝率百官行礼时,她注意到礼部侍郎袖中藏着的短刃。千钧一发之际,她故意打翻香案,浓烟顿时弥漫整个太庙。混乱中,礼部侍郎趁机冲向皇帝,却被突然出现的暗卫制服。
拿下!皇帝怒喝,朕待你不薄,为何谋反礼部侍郎狞笑着指向萧景琰被软禁的方向:陛下难道不知太子与顾明棠私通外敌,这一切都是他们的阴谋!
明棠挺身而出:陛下明鉴!此人血口喷人!她从怀中掏出一叠密函,正是昨日冒险潜入宁王余党据点找到的证据,这些信件足以证明,是他们勾结西域,伪造太子谋反的假象!
皇帝接过密函,脸色阴晴不定。萧景琰被带到太庙时,身上血迹未干,却仍挺直脊梁:儿臣愿以死明志,只求父皇彻查真相!就在气氛僵持时,一队风尘仆仆的人马闯入——是顾承渊率领的江南驻军。
臣救驾来迟!顾承渊跪地叩首,途中查获宁王余党与西域的密信,特来呈给陛下!铁证如山,参与谋反的大臣纷纷跪地求饶。皇帝看着萧景琰,老泪纵横:是朕糊涂,险些铸成大错!
萧景琰官复原职,而明棠因护驾有功,被正式册封为太子妃。大婚当日,金陵城张灯结彩,朱雀大街上,明棠身着九凤朝阳嫁衣,头戴璀璨凤冠,在萧景琰的搀扶下步入东宫。红烛摇曳间,萧景琰为她揭开盖头,轻声道:往后,换我护着你。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边塞传来急报,西域新君登基后厉兵秣马,扬言要踏平中原。萧景琰再次披上战甲,临行前将一枚刻着皇后之玺的玉印交给明棠:等我归来,这天下,该换个太平了。
明棠留守京城,协助处理政务。她在宫中开设女学,教授诗书礼仪;推行新政,鼓励农桑。百姓们都说,太子妃虽是女子,却有治国安邦之才。一日,她在批阅奏章时,发现户部账目异常,江南赋税竟少了三成。
派人暗中调查后,真相令人震惊——漕运总督与盐商勾结,私吞税款,甚至密谋支持一位皇室宗亲谋反。更可怕的是,此人竟是萧景琰的皇叔,当今皇帝的幼弟。明棠握着密报,指尖发凉。这场暗流涌动的朝堂之争,远比她想象的更凶险。。。
第六章:暗流汹涌
明棠将密报反复研读三遍,烛火在宣纸上投下摇晃的阴影。漕运关乎国之命脉,如今半数税银不翼而飞,西北战事吃紧,若不能及时解决,后果不堪设想。她摩挲着案头的皇后之玺,突然想起萧景琰出征前的叮嘱:若遇难事,可找两个人——禁军统领霍长锋,还有御史台左都御史裴文远。
次日清晨,明棠宣召霍长锋入宫。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看到密报时,虎目圆睁:末将愿率三千禁军,即刻查封漕运衙门!明棠按住他的手背:不可轻举妄动。皇叔位高权重,若无确凿证据,反而会打草惊蛇。她展开一张漕运路线图,从扬州到金陵的漕船,必经白鹭洲,我们可在那里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