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大明朝建国以来,明确确定过的,皇太子、皇太孙的正式学习场所,其位于紫禁城东华门,毗邻东宫。
三个月前,从朱允炆开始上朝开始,朱元璋也下令让朱允炆开始来到文华殿学习。
这几乎已经是摊牌了,朱允炆未来就是皇太孙。
现在唯独差的,就是册封仪式罢了。
不过因皇太子朱标薨逝还没有多久,而册封皇太孙仪式和大殿又是喜事,因此耽搁了不少时间,不然的话朱元璋早就册封朱允炆为皇太孙了。
此时的文华殿内,几名文人儒者正在工作,分别为正七品的翰林院修撰、兼从六品的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黄子澄。
以及正六品礼部主事齐泰。
两人目前担任朱允炆的老师,负责每日在文华殿和其他官员,传授朱允炆各种知识道理。
“老师,老师!!”
朱允炆迈入文华殿,看着两位老师正在整理各种宗卷文案,立刻呼喊了起来。
“臣,见过二皇孙殿下!”
“齐泰见过殿下!”
两人被吓了一跳,见朱允炆进来了,纷纷放下手中的宗卷,对着朱允炆行礼。
“殿下,怎么如此慌乱?”
黄子澄今年四十三岁,齐泰三十三岁,虽然黄子澄年岁更大,可他的性格却显得更加急躁些,立刻询问了起来。
朱允炆依旧像方才在东宫那般,把今日乾清宫内的事情述说了一番。
两人立刻脸色凝重了起来。
“我等,倒是低估了三皇孙殿下!”
“恐怕他背后有着高人,莫不是那陈南宾?”
陈南宾,目前担任国子监助教,同时也是朱允熥的授课老师。
“陈南宾能有这能耐?”齐泰冷冷一笑,他感觉到事情不对劲。
但现在不是思考这个的时候。
思索间,黄子澄率先言道:
“目前的情况,殿下你并非处于弱势,首先三皇孙殿下抬棺死谏,这番性格就算不触怒陛下,也会在陛下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次,大明朝第二代君王,需要守成之君,并非需要三皇孙殿下这种性格急躁、做事无法无天的君王,若他继位,穷兵黩武,大明朝恐怕经受不住他的折腾!”
说到这里,黄子澄话锋一转道:
“但殿下万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一定能获胜了,按照法统三皇孙殿下确实更具备资格继承皇位,再加上其背后有着大量淮西武将的支持,这对于殿下而言,全部都是压力。”
“原本,三皇孙殿下是没有任何可能成为皇太孙的,因为其能力和殿下相比,差的太多了;可眼下他却能提出如此符合大明朝的国策制度,就证明其能力不凡,这才是最需要警惕的!”
黄子澄不是普通人。
很快就将目前的种种情况,分析了个清清楚楚。
“但,个人能力,是我等无法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