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要离去的陈锋脚步一顿。
朱标也抬头看来。
陈锋思索了一会,如此反问道:“陛下,你觉得朱家后世之君都能如你这般勤政爱民吗?”
朱元璋深深看了眼陈锋,思索了一会不得不诚实摇头:
“不会,咱朱元璋就一个,几千年也才出一个…后世之君少经历磨难洗礼,从小锦衣玉食,多半是没咱这般勤政爱民,英明神武的!”
陈锋和朱标本还点头,可听到后面就齐齐无语。
就这还不忘自夸几句,服了!
但陈锋也没纠结这些,而是耸耸肩:“那陛下觉得宰相存在了这一千多年是因为什么?它设立的意义在哪?”
朱元璋摸着胡须,眯起眸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平衡皇帝与百官之间的关系…当然还有限制皇权、为百官之首。”
陈锋一拍手:“那不就结了,陛下既然知道宰相的作用,也知道朱家后世之君并非人人都如陛下这般勤政爱民、英明神武。那陛下还不清楚裁撤宰相的利弊吗?”
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朱标一直都在思索,此时脸色变换一阵:“若遇勤政爱民英明之君,有无宰相其实都一样,宰相只能起到协从处政,平衡百官的作用。”
“可若遇到昏庸懒惰的君主,裁撤宰相必定会使得朝政荒废,尸位素餐,朝堂混乱,家国动荡!”
“啪啪!”陈锋鼓掌,“便如太子殿下所说这般…宰相制度能延续一千多年,还是有用处的。”
朱元璋脸色不由难看了些。
但陈锋话语一转:“但陛下所思所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影响权利的集中,降低了皇帝诏令的执行效率。若宰相携百官反对皇权,皇权是必然要落入下风的。”
朱元璋脸色这才稍霁。
可陈锋这厮话语再变:“可太子殿下刚刚说得还不全面,裁撤宰相后,朝中必定会出现比宰相权利还大的权臣。”
朱元璋与朱标豁然抬头看向陈锋。
陈锋唏嘘道:“宰相被裁撤,后世之君又不如陛下这般勤政,但又不愿意朝政荒废,自然就会让宦官、宠臣来协助处理…那就会出现内阁。”
“朝中一切政务依托内阁,内阁首辅的权利便会超乎想象!”
陈锋似是在陈述历史,淡淡道:“而大明史上便出了不少权臣首辅…其中要以大明第十三位皇帝万历皇帝时期的权臣张居正为最。”
“张居正担任首辅期间,权利一度凌驾皇帝之上,当时甚至有政务‘一事不请于居正,不敢行’的惯例。”
“还有,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位期间任用的宦官魏忠贤,朝堂政务一律由他来批红,权利登峰造极,自称九千岁!”
“所以啊,陛下若只是单纯地裁撤宰相而不做出相应的改革,即便是这个时空的未来,太子殿下的后裔成为新的君王,权臣出现也在所难免!”
“因为陛下不可能保证朱家所有君王都是圣明君王!”
轰!
朱元璋气息有些暴动,手背青筋暴起。
显然被陈锋所说的权臣张局长和宦官魏忠贤气得不轻。
朱标也脸色难看:“后世当真有那般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