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像这种情报,那靠的都是自己那个走南闯北的老丈人赵明河。
根据赵明河调查送来的信息,富隆信商会的生意只在安康县本地,涉及三个行业。
分别是布、米、盐。
这三个行当,都是民生相关,就算赚不了大钱也能保本。
富隆信的米行秦起最熟,毕竟之前买米的时候去过几回。
至于布行和盐行,秦起都没去过,这次也就顺道过去溜达一圈。
富隆信三家商店的价格都普遍便宜,虽然其中有些产品质量较次,但物美价廉之下也有受众。
当初买米时,秦起就去富隆信买过一次,便再也没去的缘故,便是因为他家的杂米中,还掺杂有不少秸秆石粒没有弄干净。
这就是富隆信的策略,走低端下沉市场。
来到盐店,转了一圈,张凌岳也是眉头皱了起来。
富隆信的盐,也统统都是质量最低的粗盐,平日里砸碎了喂牲口的那种。
“咱们这雪盐,可是最高级的产品,他们富隆信能收吗?”
张凌岳更加不解了。
“收,怎么会不收,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秦起呵呵一笑。
“你以为是他们富隆信愿意这么干的嘛?”
“无论是布米盐,干这个行当的商会大把的是,他们富隆信又才干了这么久的时间。”
“他凭什么能拿到好的资源?”
张凌岳顿时恍然大悟。
“见到如此,与我心中所料暗合,我更放心了。”
“这批细盐,富隆信砸锅卖铁也会拿下。”
盐分三种,雪盐,白盐,粗盐。
秦起管他叫细盐,是想在三类盐之外,在另立第四类出来,张凌岳一下没叫习惯,秦起也没去计较。
说回来,像富隆信这种商行,是拿不到白盐跟雪盐的。
他们只能从粗盐中再提取一次,拿到极少量的雪盐和少量白盐。
要说卖,这两种盐人家肯定是卖过的,其中暴利富隆信肯定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