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站在府门前,看着喧闹的人群,面色镇定。她命管家召集府中护院,手持棍棒列于两侧,随后高声说道:各位乡亲父老,我夫君傅恒乃奉皇上旨意前往边疆平乱,绝非如谣言所说。若有人再在此滋事,便是与朝廷作对!
她的话掷地有声,人群中渐渐安静下来。但高斌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买通了几个朝廷官员,以傅恒延误军机为由,上奏皇帝要查办傅府。
消息传到宫中,富察皇后心急如焚,她找来如懿商议对策。如懿深知此时不能慌乱,她向皇后提议:娘娘,当务之急是让皇上了解边疆战事的真实情况。臣妾已让父亲暗中联络在边疆的旧部,收集夫君在前线的战报,待证据确凿,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与此同时,如懿在傅府内加强防备,她亲自训练府中的丫鬟、小厮,教他们一些防身之术。容佩看着如懿日夜操劳,心疼地说:格格,您这样下去身体会撑不住的。如懿却坚定地说:我若倒下,傅府就完了。我一定要等老爷平安归来。
第十章:真相浮现
在如懿的努力下,来自边疆的战报终于被送到皇帝手中。战报详细记录了傅恒到达边疆后,如何整顿军队、制定战略,以及多次击退敌军的英勇事迹。乾隆皇帝看后,龙颜大怒,立即下旨彻查谣言的源头。
高斌等人见事情败露,妄图负隅顽抗。他们勾结朝中势力,试图阻止皇帝的调查。但此时的如懿早已不是前世那个任人宰割的女子,她联合父亲那尔布,以及傅恒在朝中的支持者,收集了高斌等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的大量证据。
在朝堂上,那尔布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证据一一呈上。乾隆皇帝看着如山的铁证,怒不可遏:高斌,你可知罪高斌吓得瘫倒在地,不停地磕头求饶。最终,高斌被革职查办,其党羽也被一网打尽。
如懿得知消息后,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她知道,这场风波虽然暂时平息,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她给远在边疆的傅恒写信,信中写道:家中一切安好,盼君早日凯旋。
第十一章:凯旋之喜
边疆战事结束,傅恒因战功赫赫,被乾隆皇帝封为一等忠勇公。当傅恒骑着马,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地回到京城时,如懿带着傅府上下在城门迎接。
远远地看到傅恒的身影,如懿的泪水夺眶而出。傅恒下马,快步走到如懿面前,紧紧地将她拥入怀中:如懿,让你受苦了。如懿哽咽着说:只要你平安回来,一切都值得。
傅恒凯旋后,傅府上下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庆祝。乾隆皇帝也亲自前来祝贺,并赐下许多珍贵的赏赐。在宴席上,乾隆皇帝对傅恒说:傅恒,你此次平乱有功,朕要好好嘉奖你。你可有什么愿望,尽管提出来。
傅恒跪下谢恩:皇上,臣别无所求,只愿皇上龙体安康,国家繁荣昌盛。乾隆皇帝听后,哈哈大笑:傅恒,你果然是朕的肱股之臣。
第十二章:新的挑战
随着傅恒的地位越来越高,傅府也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一些朝廷官员纷纷前来攀亲附贵,如懿对此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她对傅恒说:老爷,如今我们虽然风光,但也要警惕。这些人中有真心交好的,也有别有用心的,我们不可不防。
果然,不久后,就有人试图通过送礼、宴请等方式,拉拢傅恒参与一些不正当的事情。傅恒坚决拒绝,并将此事告知了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对傅恒的忠诚十分赞赏,同时也下令严查此事,打击了朝中的不良风气。
然而,后宫的争斗并未停止。嘉妃金玉妍见高晞月失势,便想取而代之,成为后宫新的势力。她得知如懿与富察皇后关系密切,便将矛头对准了如懿。
金玉妍派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说如懿与边疆将领有私情。谣言很快传开,傅府再次陷入舆论的漩涡。如懿面对谣言,沉着应对。她让父亲那尔布出面,联合朝中正直之士,在朝堂上为自己辟谣。同时,她也进宫面见富察皇后,请求皇后的帮助。
富察皇后相信如懿的为人,她在乾隆皇帝面前力保如懿。乾隆皇帝也深知如懿的为人,他下旨彻查谣言的源头,并严惩造谣者。最终,金玉妍的阴谋败露,她被乾隆皇帝斥责,在后宫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第十三章:阖家团圆
经历了一次次的风波,如懿和傅恒更加珍惜彼此。他们的子女也渐渐长大,儿子聪慧过人,女儿温婉贤淑。如懿亲自教导子女读书识字,传授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傅恒虽然公务繁忙,但只要有时间,就会陪伴家人。一家人经常一起出游,享受天伦之乐。在如懿的操持下,傅府上下和睦,成为京城中人人称赞的典范。
乾隆皇帝晚年,对傅恒一家更加倚重。他时常感叹:傅恒一家,乃我朝之福。如懿和傅恒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他们始终保持着谦逊和谨慎的态度。
多年后,如懿和傅恒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他们看着子孙满堂,心中满是欣慰。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如懿靠在傅恒的肩头,轻声说:这辈子,能与你相伴,是我最大的幸福。傅恒握紧如懿的手,微笑着说:我也是。
如懿的一生,从重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不平凡。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写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她的故事,成为了傅府世代相传的佳话,激励着后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面对,守护好自己的家庭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