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
福王?
大明?
这些陌生的词汇让他头痛欲裂,仿佛有千万根针在刺他的头颅。
曹操捂住头,痛苦地呻吟着,最终再次昏死过去。
三天三夜后,曹操缓缓睁开眼。床边,太监张执中正伏在案上酣睡。
他起身走到铜镜前,镜中的少年眉目如画,气质如玉,与曾经的自己截然不同。
“呵……”曹操轻笑一声,手指轻轻抚过镜面,“这副皮囊,倒是比袁本初那厮强多了。”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摸了摸腰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夜驭数女?哼,倒是有几分本王的风范。”
此时福王府外,锦衣卫护佑下的太监李朝钦手持令牌,大步走进府中。
他冷冷扫视众人,沙哑的声音如同刀锋般刺入每个人的耳中:“奉陛下口谕:命福王世子朱由崧,即刻入京面圣!”
福王朱常洵脸色一沉,护在朱由崧身前,怒声道:“是陛下口谕,还是魏忠贤假传圣旨?你们东厂到底想干什么?”
李朝钦冷笑一声,手指轻轻敲击着令牌:“福王,是不是陛下的口谕,重要吗?九千岁的命令,就是陛下的命令。您若是不从,便是抗旨!”
朱常洵气得浑身发抖,正要发作,忽然一只修长的手按在了他的肩上。
“父王,不必动怒。”朱由崧缓步上前,目光如炬地盯着李朝钦,“既然是陛下的口谕,臣自当遵从。”
李朝钦眯起眼,打量着眼前的少年,忽然觉得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寒意。
“世子殿下,果然识大体。”李朝钦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朱由崧微微一笑,转身对朱常洵低声道:“父王放心,孩儿自有分寸。”
大明,我曹操,来了。
不,是福王世子朱由崧,我来了。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悄然转动,大明历史的洪流中,曹操犹如一只蝴蝶,轻轻振翅,掀起了滔天巨浪,让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