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她先走了,也是好事。就像她说的,最起码现在,承受这份痛苦和孤单的,不是她。有些人有些事,既然忘不了,那就别忘了,因为她已经贯穿了我的一生。朕不会让她担心,也不想让她失望。朕……也会过好余下的每一天。朕会把剩下的日子,献给大明。”
随后朱标看向徐妙锦,微笑着说道。
“妙锦,朕也要谢谢你。这么多年来,其实很委屈你,不是么?”
“皇上为自己所爱之人,无怨无悔。臣妾能常伴皇上左右,又何谈委屈一说呢。臣妾只是希望,皇上能保重身体。因为皇上,亦是臣妾一生所爱之人啊。”
朱标看向徐妙锦,点了点头。
“会的,无论是为了谁,无论是在何时,我都会好好保重的,毕竟这把老骨头,还有些用处啊……”
……
最能抚平内心伤口的,除了爱情,那便是亲情。朱标的皇长孙朱文培,也经常陪在朱标左右。对这个孙儿,朱标也是喜欢得很,毕竟朱标每次看到他,都像看到了年轻时候的自己。机敏练达,豪气万千,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闯劲。要知道,少年的心气是难能可贵之物,会随着时间,被慢慢耗尽,最后变成了中年时的沉稳,以及老年时的精明。只是再也不似少年那般,无论结果如何,仍敢尝试。
为了磨炼他,朱标便把他派去带兵历练。而这小子也确实没有让朱标失望,不仅立了军功,还多了些英气。想来以后,应该能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皇帝,最起码不至于被人俘虏了。
朱标也不是只让他一个人去历练,还有许多藩王的世子,也就是大明的第三代,比如朱高炽家的朱瞻基,就和朱文培一起带兵历练,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朱标此举,也是让朱文培和日后的藩王们搞好关系。毕竟他这一代就不用说了,想当初朱雄英也和众多藩王的儿子们一起读书,也是颇有号召力。
“朱高炽家的朱瞻基,在带兵时的表现如何?”
“启禀皇爷爷,他骁勇善战,熟知兵法,颇有大将风范。他继承燕王王位后,一定会成为大明的一代名将。”
朱标点了点头,宣德皇帝嘛,能打不奇怪。朱瞻基在统兵方面肯定是继承了朱棣,想来日后,也会成为朱文培的左膀右臂了。
“他是不是已经成婚了,给朕送来折子,朕也一直没看,他的王妃叫什么?”
朱文培挠了挠头。
“孙儿倒是听他说起来过,好像是他的青梅竹马,大概是姓孙吧……”
朱标微眯的眼睛直接睁开,露出精光。
“姓孙?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