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老教师有些难以置信,题目像洋葱一样一层一层被陈凡剥开,流程的思路让他耳目一新。
这道题的难点在于所涉及知识点多而杂,需要条理清晰、基础牢靠才能准确解出,大多数学生都是因为逻辑思维不够强大,很容易被纷乱的题目限制思路。
“当然以上方法过于繁琐,我认为这一步骤的最优解是数形结合,知识储备足够的同学可以尝试绘制这几组数据构成的函数图像……”
台下的同学大多数已经听得云山雾绕,老教师却忍不住点点头。
这种压轴题一般可以讲上大半节课,这道导数和立体几何组成的综合题更是复杂。
可陈凡的分析思路一环扣一环,听起来居然比自己准备的思路更加清晰。
回想起一开始对这个潜在天才的偏见,他忍不住老脸一红。
“这真是看走眼了!这样的学生,无论成绩如何都能成才!”
陈凡在台上侃侃而谈,思维却忍不住神游天外。
这道题对他来说的确不难,上辈子他本科毕业,创业过程中也一刻未停止学习,思维能力自然强过一般的高中生。
再加上过目不忘的能力,他此刻拥有格外扎实的基础知识,因此上台前便准确找到了正解。
但这一点引发了陈凡的思考:
“为什么我在18岁的身体上能体现出38岁的思维模式?”
人类的学习和经验在不停地重塑着大脑,而大脑的差异又限制了人类的思考能力。
重生之后,陈凡可以确定自己的身体的确是十八岁,他总是能感受到青春期的激素让自己的情绪剧烈波动,比如相比昨天当堂动手,一定有更聪明的方法教训李国伟。
奇怪的还有记忆。
陈凡刚来时就发现,自己能够快速回忆起目前的记忆,即使它们对如今的陈凡来说都是二三十年前的陈年旧事。
而“未来”的记忆同样存在大脑中,只不过需要陈凡有意识地回忆,或是接触到特殊的场景。
但随着前世的记忆一点点苏醒,陈凡感觉自己在“加速生长”,快速变得成熟。
他好像摸到了一些记忆的“缝隙”,就像黑洞一样,似乎是一缕一缕完全无法回忆出来的画面。
我究竟忘记了什么?
所谓重生究竟是怎样的形式?
又有怎样的限制?
陈凡落下最后一笔,粉笔在黑板上留下一个深邃的点,咔哒一声折成两段。
“……所以,可以计算出三角形内部的线段长度为3,答案是三分之根号三。”
但另一个问题不是数学,或许永远都得不出答案。
……
老教师带头鼓掌,台下也响起了一片稀稀拉拉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