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却说:“这才刚开始。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
立即召来各地商馆的负责人:“给我好好经营这些据点。不光要做生意,还要收集情报!”
“陛下!”
广闻司的人报告,“发现教廷在秘密支持葡国人扩张……”
“陛下!西亚人准备派船队去新大陆……”
“陛下!威人在暗中策划……”
这些情报让朱瞻基对欧洲的局势了如指掌。
“陛下,”
郑和有些担忧地说,“现在欧洲那些国家都在效仿我们造船。他们的船越来越多了……”
同时,他也下令加强技术保密。
那些核心技术,只在国内最可靠的船厂生产。
但他知道,光靠保密还不够。
“王爱卿,”
他对王守仁说,“是时候在欧洲建立我们自己的造船厂了。”
“在欧洲造船?”
“对!”
朱瞻基说,“与其让他们偷学,不如我们自己来。这样还能控制技术外流。”
很快,第一个海外船厂就在威尼斯建立了。
表面上是合资经营,实际上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大明人手里。
这个船厂很快就显示出了优势。
他们造的船比欧洲其他船厂的都好,订单源源不断。
“陛下!”
广闻司的人急报,“教廷打算召开一次商业会议!”
“什么会议?”
“说是要讨论地中海贸易秩序……”
朱瞻基眼睛一亮:“呵呵,想重新制定规则?”
立即召来郑和:“你去给那些商站捎个信。就说这次会议,我们要派人参加!”
“派谁去?”
“就派那个在罗马商馆的赵大人。他在那边经营多年,最懂欧洲人的脾气。”
赵大人确实没让朱瞻基失望。